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rm{t}\)产生气体体积\(\rm{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如图,则曲线\(\rm{a}\)、\(\rm{b}\)、\(\rm{c}\)、\(\rm{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rm{(}\)  \(\rm{)}\)
              组别 \(\rm{c(HCl)(mol/L)}\) 温度\(\rm{(℃)}\) 状态
              \(\rm{1}\) \(\rm{2.0}\) \(\rm{25}\) 块状
              \(\rm{2}\) \(\rm{2.5}\) \(\rm{30}\) 块状
              \(\rm{3}\) \(\rm{2.5}\) \(\rm{50}\) 块状
              \(\rm{4}\) \(\rm{2.5}\) \(\rm{30}\) 粉末状
              A.\(\rm{4-3-2-1}\)
              B.\(\rm{1-2-3-4}\)
              C.\(\rm{3-4-2-1}\)
              D.\(\rm{1-2-4-3}\)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rm{)}\)
              A.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裂化都是物理变化
              B.乙醇可以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乙醇与水形成了氢键
              C.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rm{CO_{2}}\)和\(\rm{H_{2}O}\),则该有机物一定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D.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因此现代结构理论认为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
            • 3.
              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一组的是\(\rm{(}\)  \(\rm{)}\)
              A.\(\rm{CH_{4}}\)和\(\rm{NH_{4}^{+}}\)
              B.\(\rm{B_{3}H_{6}N_{3}}\)和\(\rm{C_{6}H_{6}}\)
              C.\(\rm{CO_{2}}\)、\(\rm{NO_{2}}\)
              D.\(\rm{H_{2}O}\)和\(\rm{CH_{4}}\)
            • 4. 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及药品进行比较酸性强弱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直接滴入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
              B.试管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2CO3+2H+═2Na++CO2↑+H2O
              C.该实验可以证明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D.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有胶冻状物质生成
            • 5. 根据下列实验设计及有关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Ag2S)
              溶解性: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酸性:HCl>H2CO3>H2SiO3
              A.A
              B.B
              C.C
              D.D
            • 6.
              根据下列实验设计及有关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rm{(}\)  \(\rm{)}\)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rm{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rm{Al > Fe > Cu}\)
              \(\rm{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rm{Cl_{2} > Br_{2} > I_{2}}\)
              \(\rm{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rm{(Ag_{2}S)}\)
              溶解性:\(\rm{AgCl > AgBr > Ag_{2}S}\)
              \(\rm{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酸性:\(\rm{HCl > H_{2}CO_{3} > H_{2}SiO_{3}}\)
              A.\(\rm{A}\)
              B.\(\rm{B}\)
              C.\(\rm{C}\)
              D.\(\rm{D}\)
            • 7.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了现象:
              \(\rm{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rm{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rm{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rm{①}\)中快;
              \(\rm{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rm{(}\)  \(\rm{)}\)
              A.实验\(\rm{①}\)、\(\rm{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rm{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rm{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rm{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锌为正极、铜为负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