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乙醛酸(OHC-COOH)是合成名贵香料的原料之一.
              I.由乙二醛催化氧化制乙醛酸的反应如下:
              2OHC-CHO(g)+O2(g)⇌2OHC-COOH(g)△H
              (1)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O=OC-OO-HC-H
              键能(kJ•mol-1498351465413
              计算上述反应的△H=    kJ•mol-1
              (2)一定条件下,按照
              n(O2)
              n(OHC-CHO)
              =
              1
              2
              投料比进行上述反应,乙二醛的平衡转化率(a)和催化剂催化效率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在A点放出的热量    (填“>”、“=”或“<”)B点放出的热量.
              ②某同学据图推知,生成乙醛酸的速率:v(A)>v(B),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③图中A点时,乙醛酸的体积分数为    
              ④为提高乙二醛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投料比、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列举一条).
              Ⅱ.利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乙二酸和稀硫酸溶液也可以制备乙醛酸,原理如图2所示.
              (1)图中的离子交换膜为    (填“阳”或“阴”)膜.
              (2)稀硫酸的作用为    
              (3)生成乙醛酸的电极反应式为    
            • 2. 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Cl2Br2I2HClHBrHIH2
              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2B.Cl2           C.Br2       D.I2
              (2)相同条件下,X2 (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N≡N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 J、946k J.则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1mol NH3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k J的热量.
            • 3. 按要求书写:
              (1)在H2O、NaCl、NaOH、Na2O2、H2O2中,既含有非极性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    ,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    
              (2)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 (g)⇌CH3OH(g)△H=-91.0kJ/mol  ①
              已知:2H2 (g)+O2 (g)═2H2O (l)△H=-572.0kJ/mol    ②
              H2 (g)+
              1
              2
              O2 (g)═H2O(g)△H=-263.0kJ/mol    ③
              ①H2的燃烧热为    kJ/mol.
              ②CH3OH(g)+O2 (g)⇌CO(g)+2H2O(g)的反应热△H=    kJ/mol.
            • 4. 参考如图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原理是CH3OH(g)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图1是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活化能 a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不变”),反应热△H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不变”).
              (2)以CH3OH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法制取ClO2.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①CH3OH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通入O2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不变”).负极反应式为    
              ②图2中电解池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ClO2.阳极产生 ClO2的反应式为    
              ③电解一段时间,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 6.72L时(标准状况,忽略生成的气体溶解),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    mol.
              (3)图2中电解池改为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0.05mol•L-1的硫酸铜溶液200ml,当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时,
              ①发生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②若电解后溶液的体积还是200ml,溶液的pH=    
              ③电解后加入下列    固体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
              A  CuO   B  Cu (OH)2C   CuCO3D   CuSO4
            • 5. 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1
              4
              CaSO4(s)+CO(g)⇌
              1
              4
              CaS(s)+CO2(g)△H1
              ②CaSO4(s)+CO(g)⇌CaO(s)+CO2(g)+SO2(g)△H2
              ③CO(g)⇌
              1
              2
              C(s)+
              1
              2
              CO2(g)△H3
              则反应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的△H=    
              (用△H1、△H2和△H3表示)
            • 6. (2016春•抚州校级期中)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氢气在O2中燃烧的反应是    热反应(填“放”或“吸”),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2)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来看,是由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形成产物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已知破坏1mol H-H键、1mol O=O键、1mol H-O键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498kJ、463kJ的能量.则2mol H2(g)和1mol O2(g)转化为2mol H2O(g)时放出的热量为    
              (3)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如果将该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就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图就是能够实现该转化的装置(其中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被称为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是    (填a电极或b电极),负极反应式为    
              (4)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已知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则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子从该极    (填“流入”或“流出”).
            • 7. 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kJ;1mol H2生成NH3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kJ;理论上,每生成2mol NH3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kJ.
            • 8. 根据已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原子序数最小的第Ⅷ族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写出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    
              (3)该元素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其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4,该元素的名称是    
              (4)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Si-O:460kJ/mol,Si-Si:175kJ/mol,O=O:498kJ/mol,则反应:Si+O2=SiO2的反应热△H=    
              (5)写出二氧化硫和水合氢离子中S原子,O原子分别采用        杂化形式,其空间构型分别为        
              (6)用氢键表示法表示HF水溶液中的所有氢键                
            • 9. 含氮化合物是化学与工业中运用广泛的物质.

              (1)该小组利用电解原理设计了如图1装置进行H2还原NO的实验(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金属钯薄膜做电极).铂电极B是    极,钯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工业废水中的NO2-的浓度约为1.0×10-4 mol•L-1,取工业废水5mL 于试管中,滴加2滴0.1mol•L-1的硝酸银溶液,能否看到沉淀现象?试通过计算说明.(注:1mL溶液以20滴计;Ksp(AgNO2)=2×10-8
              (3)已知键能数据,H-H 436,S=S 255,H-S 339,单位kJ/mol.请计算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的△H=    
              (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2.43.44.86.89.4
              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    
            • 10. 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转化为氮气除去,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①:NH3(aq)+HClO(aq)═NH2Cl(aq)+H2O(I)△H1=akJ•mol-1
              反应②:NH2Cl(aq)+HClO(aq)═NHCl2(aq)+H2O(I)△H2=bkJ•mol-1
              反应③:2NHCl2(aq)+H2O(I)═N2(g)+HClO(aq)+3HCl(aq)△H3=ckJ•mol-1
              (1)2NH3(aq)+HClO(aq)═N2(g)+3H2O(I)+3HCl(aq)的△H=    
              (2)已知在水溶液中NH2Cl较稳定,NHCl2不稳定易转化为氮气.在其他条件一般的情况下,改变
              n(NaClO)
              n(NH3)
              (即NaClO溶液的投入液),溶液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效果与余氯(溶液中+1价氯元素的含量)影响如图1所示.a点之前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A.反应①B.反应①②C.反应①②③
              反应中氨氮去除效果最佳的
              n(NaClO)
              n(NH3)
              值约为    

              (3)溶液pH对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有较大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pH较低时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氨氮去除效率较低,其原因是    

              (4)用电化学法也可以去除废水中氨氮.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铵用惰性电极直接电解发现氨氮去除效率极低,但在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去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反应装置如图3所示,b为电极    极,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氯化磷酸三钠(Na2PO4•0.25NaClO•12H2O)可用于减小水的硬度,相关原理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
              3CaSO4(s)+2PO43-(aq)⇌Ca3(PO42(s)+3SO4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已知Ksp[Ca3(PO42]=2.0×10-29,Ksp(CaSO4)=9.1×10-6].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