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
              (1)试管A中盛放的试剂为 ______ 、乙酸和浓硫酸,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试管中液面 ______ (填“上”或“下”)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若分离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 ,这种方法叫做 ______
              (3)B试管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______ (填序号).
              ①防止溶液倒吸         ②避免反应过快
              ①乙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乙酸具有 ______ 性.写出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2. 反应物间进行微粒交换是化学反应的特征之一,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取代反应都属于反应物间进行微粒交换的化学反应.
              (1)NaHCO3和NaOH的反应是NaHCO3电离的H+离子和NaOH电离出的 ______ 离子相互交换的反应.
              (2)在浓硫酸作用下,羧酸与醇也是微粒交换的反应,请写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用铝粉和MnO2冶炼金属锰,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
              (4)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反应也是一个置换反应,此反应的反应物中含有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 .与硅同周期的某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既可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请写出该氧化物溶于强碱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5)NH3和Cl2发生置换反应,当NH3过量时,NH3继续与HCl反应.当有3molCl2参与反应时,有 ______ molNH3被氧化.
              (6)(NH42CO3和H2CO3的反应也进行微粒交换,当往(NH42CO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HCO3-和NH4+的比值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
            • 3.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加入顺序操作是 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① ______ 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6)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和2mL醋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试管①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 ______
              (3)该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
              (4)试管②中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______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______ (填“大”或“小”),有 ______ 气味.
            •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 6.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7. 菁优网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①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试管Ⅱ中盛的试剂是 ______
              ③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
            • 8. 某研究性小组探究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实验如下:已知:相关物理性质(常温常压)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乙醇 0.79 -114 78
              乙酸 1.049 16.2 117
              乙酸乙酯 0.902 -84 76.5 不溶
              合成反应: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乙醇5mL,硫酸5mL,2小片碎瓷片.漏斗加入乙酸14.3mL,乙醇20mL.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控制滴加速度等于蒸馏速度,反应温度不超过120℃.分离提纯:将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饱和的Na2CO3溶液、饱和NaCl溶液、饱和CaCl2溶液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碳酸钾,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碳酸钾.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浓硫酸与醇如何混合? ______
              (3)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4)控制滴加乙酸和乙醇混和液的速度等于蒸馏速度目的是? ______
              (5)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 ______
              (6)饱和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乙酸,能否换成NaOH溶液?若不能,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______
              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除去残留的Na2CO3溶液,为什么不用水? ______
            • 9.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44 78.0 0.789
              乙酸 16.6 118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0
              浓硫酸(98%) - 338 1.84
              如图a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1)当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到较多液体时,停止加热,取下小试管B,充分振荡,静置.振荡前后的实验现象 ______ (填选项).
              A.上层液体变薄    B.下层液体红色变浅或变为无色  C.有气体产生      D.有果香味
              (2)为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分离(图b):
              ①试剂1最好选用 ______
              ②操作1是 ______ ,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 ______
              ③试剂2最好选用 ______
              ④操作2是 ______
              ⑤操作3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为图(图c)中 ______ (填a、b、c、d)所示,在该操作中,除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收集乙酸的适宜温度是 ______
            • 10. 某同学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______
              (2)小试管中的试剂加入顺序为 ______
              A.浓硫酸 乙醇   乙酸   B.乙醇  浓硫酸  乙酸  C.乙酸  浓硫酸  乙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