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B、C、D、E、F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分别代表元素符号),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
              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C与E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F    E(填“>”、“<”或“=”),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    (填序号).
              ①HF的溶解度比H2E大
              ②HF水溶的酸性比H2E水溶液酸性强
              ③HF的稳定性比H2E强
              ④HF的还原性比H2E强
              ⑤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⑥F元素的单质可将铁氧化为+3价,而E元素的单质将铁氧化为+2价
              ⑦在元素周期表中F处于E同周期的右侧
              ⑧还原性F-<E2-
              (3)将由BC和BC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用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

              已知(ⅰ) 浓硝酸能将气体BC氧化成BC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BC.
              (ⅱ) NaOH溶液与B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BC2=NaBC2+NaBC3+H2O
              NaOH溶液与BC气体不反应
              a.装置①、②、③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b.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某另外一种气体,试推测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    (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c.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的现象是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

              (1)写出盛装浓硝酸的仪器名称    ,说明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    
              (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关闭k3,打开k1、k2,挤压打气球,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则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若E中出现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为    
              (5)I.从E装置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mL,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18,.00mL,则E容器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II.若实验测得F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139.00mL,则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填“有”或“无”)NO生成,其依据是(请用数据和文字说明):    
            • 3. 二氧化氯(ClO2)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但ClO2的稳定性差,所以将ClO2用稳定剂吸收,使用时加酸释放出ClO2.实验室用NaCl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反应,水浴80℃制得ClO2,实验装置如图1: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    
              (2)使用热水浴的优点是    ;如果滴加Na2SO3溶液的速度过快,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图2是两种稳定剂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    ,原因是    
              (4)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5)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消毒剂中ClO2的含量,其实验操作如下: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取10mL消毒剂于锥形瓶中,ClO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
              Ⅲ.用0.1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碘单质(I2+2S2O32-→2I-+S4O62-),淀粉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20.00m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测得该消毒剂中ClO2的含量为     g/L.
            • 4. (2016春•云南校级月考)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Ⅰ、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Ⅱ、加热三颈瓶A直到D中品红溶液褪色,熄灭酒精灯;
              Ⅲ、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实验中观察到三颈瓶A中有白色固体产生,该固体为    (填化学式).
              (2)熄灭酒精灯后,发现D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支管B的作用是    
              (4)实验中还发现铜丝表面有黑色固体X,其中可能含有CuO,CuS,Cu2S,以及被掩蔽的Cu2O,已知Cu2O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在氧气中煅烧转化为CuO; CuS和Cu2S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中煅烧,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探究X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向m1g固体X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得蓝色滤液,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得m2g,将该滤渣在氧气流中锻烧、冷却称量至恒重为m3g.
              ①若m2>m3,则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m2=m3,则固体X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5)为探究D中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该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I.将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Ⅱ.常温下,向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固体,品红溶液均褪色,且加入亚硫酸钠固体的品红溶液褪色较快.
              ①据实验I推断,使品红试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有    种;
              ②依据实验Ⅱ,该小组同学得出结论:
              a.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结论a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b.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已知在25℃时,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54×10-2,ka2=1.02×10-7
            • 5.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5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    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是FeO           
              假设二:             
              假设三:    
              (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如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        
              【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象,如有1.0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最终残留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0.4g.某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6. (2016•海淀区二模)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了探究.
              (1)甲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C、D中都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经检
              验均为BaSO4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为探究SO2在D中所发生的反应,甲进一步实验发现,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甲据此得出结论:D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2)乙用如下实验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继续进行探究.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1 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min后,溶液变浑浊
              2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h后,溶液变浑浊
              3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浓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滴入BaCl2溶液后,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1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②由实验1、2、3对比,可以得到推论:    
              ③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Na+对实验1和2中出现浑浊的时间无影响,于是进一步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4    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0min后,溶液变浑浊
              i.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ii.实验1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    
              ④通过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取待测液,向其中先滴加    (填字母序号).
              a.2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b.2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2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d.2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 7. 莫尔盐[(NH42Fe(SO42•6H2O]在定量分析中常用作标定高锰酸钾等溶液的标准物质,还用作化学试剂、医药以及用于冶金、电镀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莫尔盐晶体强热时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2)乙组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含有SO3(g)、SO2(g)及N2.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如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②装置D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    ;含有SO3的实验现象是    ;含有SO2的实验现象是    
              (3)称取1.96g莫尔盐晶体,制成溶液,用未知浓度的KMnO4酸性溶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时,将KMnO4酸性溶液装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试写出该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②判断该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4)设计实验证明:莫尔盐是否已氧化变质    
            • 8. 有资料介绍Fe3+在水溶液中通常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Fe(H2O)6]3+几乎无色.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实验室Fe(NO33和FeCl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产生了疑问,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①[Fe(H2O)6]3++H2O⇌[Fe(H2O)6-n(OH)n]3-n(黄色)+nH3O+(n=1~6);
              ②[FeCl4(H2O)2]-为黄色.
              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I】如图1:

              (1)你认为Fe(NO3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    
              (2)你认为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含有    微粒,理由:    
              【实验Ⅱ】
              已知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用色度计分别测定0.5mol•L-1 Fe(NO33和FeCl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透光率如图2所示.
              (3)随着温度升高,Fe(NO33溶液透光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4)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幅度明显大于Fe(NO33溶液,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实验Ⅲ】
              该实验小组同学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验证(4)中结论.
              (5)取试管②中无色溶液,滴加几滴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试剂,填写字母序号),通过现象能证明(4)中结论正确.
              A.Fe(NO33溶液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   D.FeCl3溶液.
            • 9. [实验一]过氧化钙(CaO2)常用作种子消毒剂、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高温氧化剂,还可以作为鱼池增氧剂.
               将SO2通入过氧化钙固体粉末中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CO2、SO2与过氧化钙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
               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实验装置如下:

              (1)试剂A可以选用    
              (2)装置E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请在框中画出装置图.
              (3)实验测得装置C增重m1 g,装置D增重m2 g,装置E中收集到V 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当SO2未氧化、部分氧化时,V与m1的关系式:未氧化    ,部分氧化    ,完全氧化,V=0L.
              若SO2完全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
              【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3,SO2未氧化;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4,SO2完全氧化;
              假设3:反应后固体中既有Na2SO3又有Na2SO4,SO2部分氧化.
              【实验探究】:
              (4)设计实验证明假设3是正确的,简要回答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实验评价】:
              (5)实验过程中SO2的通入量不足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请简要说明原因:    
            • 1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固体Na2SO3与中等浓度的H2SO4反应,制备SO2气体并进行有关性质探究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固)+H2SO4═Na2SO4↑+H2O.除固体Na2SO3和中等浓度的H2SO4外,可供选择的试剂还有:①溴水 ②浓H2SO4③品红试液  ④紫色石蕊试液 ⑤澄清石灰水 ⑥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欲验证SO2的漂白作用,应将SO2气体通入    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的现象是    
              (2)欲验证SO2的还原性,应将SO2气体通入    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为说明SO2的氧化性,通常利用的反应是    
              (4)为防止多余的SO2气体污染环境,应将尾气通入    中(填物质编号),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5)有一实验小组发现,SO2产生缓慢(不考虑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实验中也不存在漏气、反应温度等装置和操作上的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至少填写一种):①    ,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