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盐城校级期中)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    
              (3)若3min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X的物质的量等于0.6mol,此时Z的转化率为    ,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 碳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s)+4CO(g)
              50-80℃
              180℃-200℃
              Ni(CO)4(g).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把温度由80℃升高到180℃,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B.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Ni(CO)4(g)再次达到平衡时,
              n[Ni(CO)4]
              n4(CO)
              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图1所示的直形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在温度为T1的一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在温度为T2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高纯镍,则温度T1    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CO和H2合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H=-90.8kJ•mol-1.若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1mol CO、
              2mol H2
              1mol
              CH3OH
              2mol CO、
              4mol H2
              CH3OH的浓度/mol•L-1c1c2c3
              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Q1kJ吸收Q2kJ放出Q3kJ
              反应物转化率α1α2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c2       b.2Q1=Q3    c.Q1+Q2=90.8     d.α23<100%
              (4)据研究,上述(3)中合成甲醇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已知在常温常压下:甲醇的燃烧热为725.8kJ•mol-1,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1,H2O(g)═H2O(l)△H=-44.0kJ•mol-1.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6)金属氧化物可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如图2是四种金属氧化物(Cr2O3、SnO-1、PbO2、Cu2O)被一氧化碳还原时lg
              c(CO)
              c(CO2)
              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四个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在700℃用一氧化碳还原Cr2O3时,若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整数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数值等于    
            • 3. 一定温度下将6mol的A及6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转化率为60%,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6mol/(Lmin).
              求:(1)平衡时D的浓度=    mol/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υ(B)=    mol/( L.min)
              (3)x=    
              (4)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    ,(化为最简整数比)
            • 4. 铵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N2和H2为原料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流程图中,B设备的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上述工业生产中,N2与H2合成NH3的催化剂是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①-⑤):

              分别表示N2、H2、NH3.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图③的含义分别是        
              (3)NH3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尿素,其反应为:2NH3(g)+CO2(g)⇌CO( NH22(s)+H2O(g)
              图⑥表示合成塔中氨碳比a与CO2转化率ω的关系.a为[n(NH3):n(CO2)],b为水碳比[n(H2O):n(CO2)].则:
              ①b应控制在    
              A.1.5.1.6         B.1~1.1        C.0.6~0.7
              ②a应控制在4.0的理由是    
              (4)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    ;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5)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
              碱液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
              NH3还原法:8NH3+6NO2 
              催化剂
              .
               7N2+12H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
              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6)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    %.
            • 5. 氨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作为燃料供给氢氧燃料电池,这是极具吸引力的燃料电池供氢方法.
              (l)已知:1molH一H键、lmo1N一H键、1molN≡N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39IkJ、946kJ的能量,则氨分解反应2NH3(g)⇌N2(g)+3H2(g)的焓变△H=    
              (2)向体积均为2L的容器A和B中同时分别充入2molNH3(两容器装有催化剂)发生上述反应.在反应过程中,A 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B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①反应2分钟后,A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1.2倍,则2分钟内用氨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②如图1为A容器中NH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α(NH3)一t曲线,请在图中画出B容器中相应α(NH3)一t 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利用如图2实验装置可以合成氨,钯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    
              (4)室温时,将c mol/L HF溶液与0.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HF的电离常数Kα=    (请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5)肼(N2H4)的性质类似于NH3,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二元弱碱N2H4•2H2O,其水溶液显示碱性的原因是_    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6. 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业、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Ⅰ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1表示.
              (1)海洋中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    (填图中数字序号).
              (2)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可将土壤中所含的NH4+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及N2O,请将该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NH4++5O2═2NO3-+    H++        +        
              Ⅱ已知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
              ②N2(g)+O2(g)═2NO(g)△H=+180.5kJ/mol.
              (3)有关键能(kJ/mol):H-O键:436,H-N键:391,O=O键:497.则NO中的键能为    kJ/mol.
              (4)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4molNH3,3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测得平衡时反应体系中某种量值X与压强P、温度T之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若X表示NH3的百分含量,则p2    p1(填“>”或“<”);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b)    K(c)(填“>”、“<”或“=”).
              ②X还可以表示    (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b.NO的产率 c.该反应的△H d.O2的浓度.
              Ⅲ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H2SO3:Ka1=1.7×10-2,Ka2=6.0×10-8,NH3•H2O:Kb=1.8×10-5,Ksp(AgCl)=1.76×10-10
              (5)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    性;
              (6)银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aq)+2NH3(aq)⇌Ag(NH32+(aq) K1=1.10×107
              计算出常温下可逆反应AgCl(s)+2NH3(aq)⇌Ag(NH32+(aq)+Cl-(aq)的化学平衡常数K2=    (保留4为有效数字).
            • 7. 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1)为了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常采取的措施是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水煤气.
              已知:H2(g)+1/2O2(g)═H2O(g)△H1=-241.8kJ•mol-1
              C(s)+1/2O2 (g)═CO(g)△H2=-110.5kJ•mol-1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燃料,反应为CO(g)+2H2(g) 
              催化剂
              CH3OH(g)△H<0.在一定条件下,将l mol CO和2mol 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的体积分数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①平衡时,M点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则CO的转化率为    
              ②X轴上a点的数值比b点    (填“大”或“小”).Y轴表示    (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理由是    
              (3)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CO和4mol也充入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催化剂
              CH3OH(g),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已知反应初始时容器的容积为2L,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在合成水煤气时会产生一定量的CO2,在强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用惰性电极电解可使CO2转化成乙烯,如图2所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阳极产生l mol气体时,则阳极溶液的质量减轻     g.
            • 8. 石油化工生产中,通过裂解可获得化工产品如乙烯、丙烯等.在2L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10mol丁烷(C4H10),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4H10(g)⇌C2H4(g)+C2H6(g).测得体系中乙烯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Ⅰ所示:

              (1)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c(C2H6)与c(C2H4)的比值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有1molC4H10消耗的同时有1molC2H4生成
              (2)相对于曲线b,曲线a改变的条件是    ,判断的理由是    
              (3)若图中b、c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温度时n(C2H4)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在曲线b对应的条件下,反应进行0~20min区间内的速率v(C2H6)=    
              (5)将C2H6和O2设计成如图Ⅱ电化学装置,若c、d均用铜电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9. 碳、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
              若2mo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1734kJ,则△H2=    
              (2)据报道,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利用Fe2O3与甲烷反应可制取“纳米级”的金属铁.
              其反应如下:Fe2O3(s)+3CH4(g)⇌2Fe(s)+3CO(g)+6H2(g)△H>0
              ①若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达到平衡,测得Fe2O3在反应中质量减少3.2g.则该段时间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压容器中进行,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序号)
              a.CH4的转化率等于CO的产率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v(CO)与v(H2)的比值不变    d.固体的总质量不变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某物理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平衡常数KA     KB(填“>”、“<”或“=”).纵坐标可以表示的物理量有哪些    

              a.H2的逆反应速率                   b.CH4的体积分数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CO的体积分数
              (3)工业合成氨气需要的反应条件非常高且产量低,而一些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 )实现氨的电化学合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电化学合成氨过程的总反应式为:N2+3H2⇌一定条件2NH3,该过程中正极反应的方程式为    
              (4)若往20mL 0.0lmol•L-l的弱酸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02mol•L-1
              ②该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1
              ③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b点>a点
              ④从b点到c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Na+)>c(NO2-)>c(OH-)>c(H+
            • 10. 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的粉末状和块状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表:
              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5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min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    有关.
              (3)某同学在10mL H2O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Ⅱ.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6)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A)=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A)=v(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7)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