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经济发展不平衡
              B.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C.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D.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 2.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杜甫《夔州歌》)作为史料,该诗可用于研究古代四川(  )
              ①水路交通运输     ②魏晋商品经济    ③唐诗宋词盛况    ④地域文化特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 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海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 ……客商艰于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 4.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                 ②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               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5. 【题文】以下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骨贝 ②半两钱 ③交子 ④开元通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 6. 【题文】关于徽商和晋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明清时期
              B.城镇经济繁荣和发展的产物
              C.支配某些手工业生产活动
              D.使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主要来源
            • 7.
              【题文】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2分)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分)
              (2)请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分别各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重农的表现(3分)
              (3)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的一项成就。(3分)
            • 8.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人口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分布图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据表格分析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什么?(1分)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
              (2)民族迁徙对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分析民族大迁徙对我国古代南方经济产生哪几方面的影响?(3分)
            • 9.
              【题文】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8分)

              (1)依据图中所绘,请你描述北宋交通的情况。(4分)
              (2)结合所学的知识,叙述北宋东京的城市功能。(2分)
              (3)北宋汴京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分)
            • 10.
              【题文】当今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方兴未艾,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西汉长安城平面图及北宋东京城布局图及城市景观

              材料二:《宋史河渠志》记载:“唯汴水横亘(东京城)……,首承大河(今黄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1)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西汉长安与北宋东京在城市功能上的共同特征。(2分)
              (2)对照西汉长安城平面图,说明北宋东京城的重大变化。(3分)
              (3)产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