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 2.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 3.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4分)

               

            • 4.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 5.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D.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 6.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 ,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

               

            • 7.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a处:“焚书坑儒”
              B.b处:“独尊儒术”
              C.c处:“三教合一”
              D.d处:“西学东渐”
            • 8.

              (26分)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于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分)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8分)

              材料三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帷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10分)

               

            • 9.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理论
              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天人感应”思想
            • 10.

              “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图为石经的部分残石及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

              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隶书
              B.反映了东汉学术思想的繁荣
              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
              D.是研究汉代儒学的第一手资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