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秋•定州市校级期末)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 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
              --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       材料三  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
              --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设置的根本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
            • 2. 汉代察举制注重德行和才能选纳贤才;魏晋九品中正制靠德才与门第“计资定品”,隋唐科举制按年开科,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全国统一公开竞选。这一变化(  )
              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提升了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有利于消融社会阶级
            • 3.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标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死节传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牍……几乎每一部正史都有,比如《儒林传》、《文苑传》或《艺术传》、《文学传》、《道学传》等篇章,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更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传》的。
              --《中国古代人才观是如何演变的?》
              材料二  下面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
              (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二)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三)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摘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封建统治者选取人才的价值标准,并简要分析其思想文化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清末此次科举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新式人才观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 4. 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到(位次)从必尊……以世(世系)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
              --《荀子•君子》
              材料二(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适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据材料一,分析荀子反对它的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特点。
            • 5. 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察举制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
              A.田强调门弟到取消门第限制
              B.由地方推荐到考试选拔
              C.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注重知识才能
              D.由世袭制到任期制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一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一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酃、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宋代地方官制的特点。
              (3)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 7.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之法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B.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C.儒学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 8.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  
              ③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廉察举以“孝”立科,体现了“以德取人”的鲜明意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成了汉朝选官之特色;但在实际察举中,“孝”又不是孝廉察举的唯一标准,汉廷对吏能依然十分重视。……由郡吏取人,强调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构成了汉代选官的又一特征。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如果说(宋朝)前后有什么变化,那就是统治阶级已从贵族转变成了官吏,专制制度变得更有效,……行政效率的提高,……最主要的原因却是科举制度。
              科举分好几种,其中进士一级最受尊崇。进士考试以策论取士,注重推理与创意,在11世纪晚期其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考试。当时的考卷以数码代替人名,并且誊抄出来以防因笔迹泄露而发生舞弊现象。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91年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共11条,规定初等小学的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视地方情形可加设图画、手工、唱歌、裁缝(女子)之一科或数科;……中学校的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理化、衅画、手工、法制、经济、音乐、体操,女子加家政、裁缝。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汉代选官的两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代察举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述宋代科举制度的进步之处。并结合宋代相权演变的史实,指出使“宋代专制制度变得更有效”的相关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与明清科举制课程内容的主要区别。并指出《普通教育暂行课程准》颁布的相关背景。
            • 10. 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变化说明了(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的瓦解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选官制度的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