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 2. 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中国实际的选择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实行全民族抗战
            • 3.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 4.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5.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 “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6.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丘逢甲《春愁》
              材料2: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材料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令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1中“割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为什么能够回归祖国?1949年以
              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分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6分)
              (2)材料2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创出一条怎样的武装斗争新路?(2分)
              (3)导致材料3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及意义如何?(4分)
              (4)材料4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的意义主要指什么?(4分)
            • 7.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井冈山(   )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D.揭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 8.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                                                       
              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 9.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组织工人运动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创井冈山道路
            • 10.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