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68年,它从一个中世纪的民族,经过改革转化为西方化了的民族”。这个评价当指(  )
              A.中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
            • 2. 近代俄、日两国改革影响深远,给后人留下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76年8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起,日本开始逐渐摆脱中华法系的影响,向近代西方法律体系迈进。推翻幕府统治不久,明治政府就颁布了《五条誓文》.紧接着,明治政府又颁布了<维新政体书》,确立了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法。……1889年以后,日本以宪法的制定颁布为标志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活动。……虽然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存在与日本法律传统的冲突,然而其自古就有着善于移植外来文化并将之与本民族融合的本领……此外,日本一直未处于亚洲文化中心位置……日本民族这种独有的文化特性使得其既能够对西方法律加以借鉴和改造,又能对之进行相应的本土化,从而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为日本的近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以说,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的思想一直贯穿于日本法治近代化过程。
              --冯玉军《中日两国法治近代化的三元比较》
              材料二 戊戌变法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范本,是康、梁对于实践西方的法治文明和实现法治国家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君主立宪,措施就是设国会、定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力……康、粱的维新思想把中国近代法律思想推进了一步,预示着封建法律思想的结束。……戊戌变法是有史以来对封建法制批判最为全面的。从立法、司法以及立法、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到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选举制度以及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等各个方面,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否定或批判。……同时,改良派的变法思想也增强了人们对民主与法制的要求。
              --马聪《戊戌变法中维新派政治法律思想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治近代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中康、梁关于法治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对各自国家建立法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全部结构的改变”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有哪些?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材料三  1870-1940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从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材料四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4)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请说明原因。
            • 5. 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上失败
              B.明治维新使日本富强后又发动了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世界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后日益富强
            • 6. 日本明治维新体现出“眼观八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层面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替,从而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但是,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更难一些,精神层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是如何做到“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2)概括指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方面和精神层面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 7.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脾】
              改革是社会发展变代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为了摆脱落后面貌而进行的鼎故革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60年代,由废除农奴制而引发的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 “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 “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摘自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三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60年代后沙皇亚历山大是如何寻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的? 
              (3)孝文帝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都遇到了阻力,请间日本改革者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4)观察材料三图片中的服饰,从社会进程的角度说明两次改革的影响。
            • 8.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巴黎。而40年后,俄国却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沙皇俄国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从结果上看对两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相同之处?
              材料二
              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
              (2)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而1861-1863年的俄国却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
              暴动,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又在圣彼得堡街头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杀,这又是为什么?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本]福泽渝吉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
              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的”?他们提出的“非凡的改革方案”具有怎样的局限性?并举2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 1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敕语》.从它颁布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了日本的教育基本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育敕语》说: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博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而广行公益,开辟世务,常尊国宪、时守国法,一日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 -----《神速泽谕吉第十卷》日本•岩波书店出版
              (1)据材料,“教育之渊源”具体指什么?据此概括日本颁布《教育敕语》的本质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