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中说:“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纵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不妨事先商论,但所作成之解决方案,必须不与国人之公意相违。”此事应发生在(  )
              A.1924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 2. 材料一  要之,新生活运动者,即除去不合理之生活,代之以合理之生活。如何能使国民之生活合理’日曲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一、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二、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生产化。……三、提倡“札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
              --《新生活运动纲要》
              材料二  同在竭力推动“新生活”的贺衷寒和张学良,时“新生活”的理解却截然相反。贺衷寒说:“‘五四’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完全不要,今天的新生活运动,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张学良却大唱反调:“所有仍在崇信本国精神文明,以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运动无其必要的国人,我以为应当赶快觉醒了”法学家章渊若当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只有在一个赏罚分明、贪污绝迹、纪律振肃的国家,社会才有是非,才有公道,而民众才会明礼义,知廉耻。有纪律,守秩序。”如高华所言:“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姒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
              --摘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党推行新生活运动的目的。
              (2)综合下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 3.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95年,户部奏请“各省挑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栽撤”。之后,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定武军”(后改称“新建陆军”)、“自强军”、“武毅军”、“湖北护军营” 新军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按照德国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1897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6年,总理衙门议奏:“兴学诚自强本计,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既就原有书院量加课程。或另建书院肆习专门。”此后,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1898年初,荣禄、高燮曾、胡燏棻分别奏请设立武备特科,所有武场一律改试枪炮。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指出这次改革与洋务运动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导致改革困难的原因。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林娟《美国的大选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苏皖等老区,继续“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在乡、区、县、边区四级政权建设中,除汉奸、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及精神病患者外,不分阶级、党派、民族、职业、财产、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实行平等、普遍、自由和直接选举原则。采用直接投票、投豆豆到碗、送票箱到家门等形式,选举时,选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头戴鲜花,有的骑毛驴翻过几座大山选出自己拥护的人。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丰政治与解放区政权建设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图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事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但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日本战败的原因。

              (2)指出诏书中为战争辩解的内容并对这一内容进行评价。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以上均引自《柏拉图全集》

              (1)根据材料,概括柏拉图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设计了一个怎样的理想国,并对这一理想国进行评价。

            •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林娟《美国的大选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苏皖等老区,继续“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在乡、区、县、边区四级政权建设中,除汉奸、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及精神病患者外,不分阶级、党派、民族、职业、财产、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实行平等、普遍、自由和直接选举原则。采用直接投票、投豆豆到碗、送票箱到家门等形式,选举时,选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头戴鲜花,有的骑毛驴翻过几座大山选出自己拥护的人。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丰政治与解放区政权建设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9分)

            • 5. 近年来,社会阶层及其分化问题成为史学研究的热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士大夫之职业,虽皮肤蹙浅者亦不复治,而专从事于奔走进取;其薄书期会(经常要看书开会,没有空闲),一切惟胥吏(胥吏,指除政务官外的政府办事人员)是听。而吏人根固窟穴(本地人家,宗法家族势力强大),权势熏炙、滥恩横赐、自占优比……轻重予夺,惟意所出(成为基层恶势力).故今世号“公人世界”,又以为官无封建(世袭)而吏有封建者,皆指实而言也。” --摘编自叶适《叶适集》
              (1)据材料概括“公人世界”里胥吏的特点。

              材料二  

              中等社会承担着“破坏上等社会”和“提挈下等社会”的双重责任……中等社会必须走向下等社会,与“下等社会为伍”,并用新的社会理想经纪下等社会,使他们成为革命的中坚,进行“有价值之破坏”和“有秩序之革命”。  ----节选自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首的“中等社会”力量,在辛亥革命前后为“提挈下等社会”做出的努力,并分析其影响。(注:请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中任选两个角度作答。)
              材料三
              抗战爆发后,为改进党务与调整党政机构关系,统一确定县各级组织,强化地方政权,国民党政府于1939年9月颁布了《县各级组织纲要》,根据纲要开始实行新县制……县以下设乡(镇),乡(镇)以下为保、甲……为加强党治,县党部下,设乡(镇)分部和保甲小组,以层层节制,逐级运作。
              (抗日根据地)自然村设有村公所,是行政村的执行机关。村民大会是村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在村民大会闭会后,由村民代表会行使最高权力。村公所一般设有村务委员会,由正、副村长及其他人员组成。村务委员会主要讨论村政工作,以少数服务多数的原则通过决议,付诸实施。全面内战爆发后,各解放区的抗日民主政府转变为人民民主政府,其中工人、贫苦农民的比例增加。
              --选自王文泉、刘天路《中国近代史》
              (3)据材料,归纳国民党和中共在农村基层建设方面的不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
            • 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38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建立民意机关”的主张。鉴于军事形势的危急和外交上的孤立,国民党决定接受共产党的主张,结束国防参议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随后制定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遴选了第一届国民参政员。

              1938年7月,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成立。国民参政会的设立,是国民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第一次为各主要抗日力量共同参与中国政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场所,在抗战中,国民参政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巩固国共团结的重要阵地。

              抗战胜利之际,国民党为了继续实行一党独裁,修改参政会《组织条例》,使国民参政会几乎为国民党一党独占。1948年3月28日,行宪国大召开前夕,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

              ——摘编自陈一容、张国镛《国民参政会性质研究述评》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历史背景。(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参政会。(9分)

            • 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边区政府于1937年5月通过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制定了“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原则。在边区政府和各抗日根据地展广泛深入的选举运动。当时的口号是:“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革命”。把选举上升到民主政治的首要高度。选事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1937年、1941年、1945年的三次大规模的选举,都是通过普遍、平等、无记名、发表竞选演说、差额选举、看政绩、发挥新闻舆论作用等形式,由老百姓选出自己信任的政府和官员。

              ——引自《炎黄春秋》2009年第8期

                  材料二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946年访问延安后,对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印象极为深刻,她在书中写道:“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发现人们对他们的选举赞不绝口……千百万中国人民用投豆入碗的办法来进行政治上的选择”。

              ——(引自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出现黎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1937年至1946年延安民主选举运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37年到1946年的延安民主选举运动进行评价。

            • 8.

              请考生在第45、4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丈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通人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水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轴线“数倍于正赋”,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4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与实践

              材料一: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中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五、关于党派合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6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9分)



            • 9.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孙中山)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我们如果平心估量这二十多年的盘账单,终不能不承认我们在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
              傅斯年指出:“国民党今日之站得住者,不是他自身充分的有站得住的力量,乃是其他结合没有站得住的力量。”“今日之大难题,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办法,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
              蒋廷黻指出:“所谓中央政府的缺点,许多是因为他是中央,全国注目所在,一有错处,容易发现……实在中央政府大概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
              --以上材料均选自1932年创刊的《独立评论》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及“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的理由。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述上述历史人物的态度。
            • 10.

              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

              A.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
              B.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C.夸大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人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
              D.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