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
              A.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 2.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敷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 3. 材料  徐松,清代地理学家,1781年生于浙江绍兴,二十九岁担任提调兼总纂官,辑录了如《河南志》、《宋会要辑稿》500卷、《中兴礼书》等重要的唐宋典籍,并开始了他考据学的力作《登科记考》、《唐两京城坊考》的撰著。这些成果,奠定了他作为清代实学--乾嘉学派后期中坚的地位。
              1811年因受诬陷、打击被清政府流放至伊犁。时任伊犁将军松筠,是一个有远见的封疆大吏,他在徐松的帮助下编纂、修订了一部名为《西陲总统事略》的志书,这部志书得到新继位的道光帝的青睐,于1821年赐名《新疆识略》,并亲自撰序,付武英殿刊行,“新疆”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专有地名,首次被清朝启用。1819年,徐松赦还回到北京。他积极召集志同道合者探讨边疆问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治边疆学问的氛围,当时热衷于西北边疆的学人几乎都和徐松“交往甚密”,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京师西北学人群”。后人评价徐氏的《西域水道记》和张穆的《蒙古游牧记》,几乎是学术界“双星”,开风气之先,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乾、嘉的琐节考据,引向祖国的西北史地和少数民族,“这是学术通向经世致用,通向救危图存的一条新路”。
              --刘长明《徐松与<西域水道记>》
              (1)根据材料,概括徐松的学术成就。
              (2)根据材料,分析徐松的治学特点。
            • 4.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材料二  怎样在历史中间,在国家衰落的时候,发现一些非常可贵的因素,特别是一些先驱者带智慧性的见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复兴之路》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结合史实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的“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2)魏源的“向西方学习”也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并论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例,说明近代“中国精神”是如何从西方文明中吸取营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的?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哩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征召有才能的人较之西方特有的、进行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约走到明清鼎革之际(暂以1644年为始点),中华帝国再度陷入“内战”和新旧王朝易代历史轮回,却已经意味着沉沦的开始。在此之前两年,英国革命已经揭开了西方开辟“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序幕。当时的中国人尚没有意识到,东西方社会的差距正是从这里拉开,越拉越远。此后所谓的康乾“盛世”,投影到世界大历史的屏幕上,那不过是晚霞余晖。相比西人以其“理性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变落后为先进,大步走向工业社会,那时的中国依然沉浸在帝国‘繁华旧梦”里,不思长进。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东西方的不同。
            • 6. 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但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强国,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朱元璋)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咸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
              --《明史•外国志(吉里)》
              “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又差人赍礼象马迎接……金拄杖二人,接引如前礼。其王恭礼拜迎诏敕,叩谢加额,开读赏赐。”
              --费信:《星槎胜览》
              材料二    大国竞争的核心是文明的竞争,大国崛起的核心是文明的崛起。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谁就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历史深层的运动,决定着哪些国家有条件实现“崛起”。这“历史深层的运动”,便是文明的运动。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三    100多年屈辱外交的历史,使中国在1949年后形成了自尊心态。这种自尊心态有两种表现,一表现为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另一则表现为过分自尊,对国与国交往中出现的一些冲突、矛盾和摩擦,不能冷静面对,往往作出超出需要的强烈反应。
              --叶自成《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后需要怎样的国家心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对外政策的影响。
              (2)材料二运用了文明史观论证大国崛起,试以此史观阐释英国“历史深层的运动”。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你的中国崛起观。
            • 7. 所谓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是以下哪些地区(  )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 8. 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
              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
            • 9. 史实与书写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却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上海高中历史教科书)
              “7世纪中叶,新罗和唐联合进攻百济。唐将13万水陆军队送入半岛,日本国内充满了危机感。本着300年和百济的友谊,也不能无视唐对半岛南部的侵略这样的直接威胁。中大兄皇子于662年,向百济送去大军和援助物资。与唐•新罗联军的决战,在663年半岛西南的白村江进行。2天的壮烈激战后,以日本军战败结束(白村江之战).400艘日本的军船燃烧着,将天空和海洋都染成了红色。无论在哪个时代,战败都会给下一个时代带来反弹。害怕唐和新罗入侵本土的日本,设置了防人、修筑了水城,努力防卫国土。防卫努力提高了日本自身国家统合意识。”(扶桑社2001年版)
              “面对取代隋朝的强大的唐朝,日本打算吸收唐朝制度的优点,提高了与之对抗的国力。因此,在派出遣唐使缔结国交的同时,让那些在隋朝去留学的人们回国,打算以唐朝制度为蓝本建立国家。”(大阪书籍2001年版)
              “平安时代的前期,把唐朝作为中心的东亚的世界也有效的形成了。因为唐朝国内混乱,9世纪唐朝势力急速衰弱了,日本停止了长时间以来一直派遣的遣唐使。”(东京书籍2001年版)
              问题:
              (1)以上材料均选自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如果需要对比中方历史教科书中相应历史内容,我们当查阅:
              历史时期相关主题
                
              (2)阅读以上日方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项中方历史教科书相关章节并不涉及的内容。
              (3)经过上述比较,谈谈你对这一差异现象的看法。
            • 10.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上海某中学以“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开展历史研究性活动。下面是参加活动的一位学生准备的报告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项目发展过程对世界的影响
              印刷术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随着文化的普及,对印刷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毕昇创制活字印刷史实:    

              结论: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
                  
              史实:自公元前1世纪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越南、日本、朝鲜各国的官方哲学;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们通过翻译儒家典籍或个人著述,向西方传播儒家文化。
              结论:    

                  

                  
              史实:越南、朝鲜都仿照中国这一制度选拔官吏
              结论:推动周边东亚国家的制度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