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B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形成垄断大企业

              D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2.

              (11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5分)

               

            • 3.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中国改革开放
              B.罗斯福新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二战后苏联改革
            • 4.

              (26分)公元13世纪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后来,商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摘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阶段

              时期

              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

              雏形出现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

              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初步形成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最终形成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

              当今全球化

              二战后

              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

              材料三    (2013年9月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其中提出:)

              “ 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以来用于外销的最重要的商品名称。根据材料一信息指出当时中国的经济特色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2)与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新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的?与表中之前的三个阶段相比,该阶段又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1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所希望的“创新的合作模式”的特点。(6分)

               

            • 5.

              (26分)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世界一体化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非洲

              1750年

              19.2

              0.1

              13.1

              1850年

              22.7

              2.3

              8.1

              1900年

              24.9

              5.1

              7.4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1906年开始,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不过,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据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整理

              (1)材料一中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9分)

              (2)阅读材料三,分析“近代文明设施”在华传播的主要特点。(8分)

              (3)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9分)

               

            • 6.

              (13分)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至今,它仍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9年国会度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白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的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亚瑟·索尔特爵士把霍利—斯莫特关税称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路易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致使1933年3月美元贬值)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注:霍利—斯莫特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

              升到历史重高水平。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

              【材料三】对全世界而言,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始终是一个难以消除的危险。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有呼吁对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人,而工业化国家有可能分裂成几个大的地区性贸易集团。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航海条例在英国发展史上的作用,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说明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霍利—斯英特关税法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背景。谈谈你对“西方文明的终结”这一论点的理解。(2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国家在二战后为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影响。(5分)

               

            • 7.

              (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一个半世纪以来,各种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演出了一幕幕规模宏大的历史悲喜剧。”“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简要说明15和16世纪“近代世界奠定基础”的表现。(6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请以西方为例加以说明。(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4)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中20世纪中期世界“更加深刻,更加广泛”的变化。(6分)

               

            • 8.

              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史实

              推论

              选项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D

               

            • 9.

              (24分)古往今来,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最早提出了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

              材料二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三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汉民族秦汉形成说”。(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民族怎样实现了“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8分)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以19、20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8分)

               

            • 10.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年份

              人口数(万)

              全国耕地面积(亿亩)

              顺治末(1661)

              5720

              5.2

              康熙二十年(1681)

              9000—10000

              5.9

              雍正六年(1741)

              14341

              8.9

              一一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材料二

              1500—1800年欧洲部分国家人口变化(百万)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1500

              4

              16

              12

              1600

              6

              20

              20

              1800

              16.3

              27.5

              29.0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有人口七、八千万,英国群岛只有400万。从文艺复兴开始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段时间共有10位名人,都是欧洲大陆的,没有一人是英国群岛的。在1500年之后,英国人口快速增加,其后影响世界的名人中英国却有17人(如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从英国独立出来的美国有8人,而传统的欧洲人口大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分别只有8人、9人、3人。

              ——摘自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1)材料一折射了哪些信息?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以来英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12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和英国应对人口变化的根本出发点。分析近代以来英国人口变化与文化名人辈出之间的关系。(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