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位20世纪的历史人物,在从事民族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力行展现了“只有完全实现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而他的宿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昄依真理和非暴力”.该历史人物的主张最有可能是(  )
              A.不对殖民政府缴税
              B.停止社会一切生产
              C.担任殖民政府公职
              D.反对妇女参与政治
            • 2. 材料一  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我在印度教的经典中,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读到过它。……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
              --甘地《非暴力主义思想》
              材料二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般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思想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地受到世界人民尊重的原因。
            • 3. 孙中山和甘地经济思想的相同点是(  )
              A.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
              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鼓励发展传统手工业
              D.制定较系统的发展方案
            • 4. 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的先驱,他们经济思想的共性是(  )
              A.争取民主自由
              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
              D.以传统手工业对抗现代工业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1)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材料二  在第五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更出风头的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2)以史实说明“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三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投票一个月,结果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中国社科院魏小萍教授说:“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结束资本主义命运的预言虽然显得过于乐观,但是马克思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人类解放思想仍然是人们今天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
              2009年l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在“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中位居第一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成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的理由。
              (5)上述历史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纪念。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 6.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
              A.华盛顿
              B.孙中山
              C.甘地
              D.林则徐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像德里的皇宫和贫苦的劳动阶级茅屋的对照在自由印度一天都不能存在下去,国内的穷人都必须同最富的人享有同等权力。除非富人放弃财富及财富得来的权力并为公共福利而大家分享,否则必然有一天要爆发流血的暴力革命。
              --甘地《建国纲领》(1941年)
                  材料二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三

              1908年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把手纺车运动描画为救治印度的日益增长的贫困的万应药膏,……我以为任何可以使印度广大群众摆脱其极度贫困的,在同一过程中也就可以使他们得到自治。……我所以提倡这种形式的经济自主,就在于通过它,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
              --甘地《甘地自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甘地的经济建设主张。
              (2)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推进手纺车运动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甘地的经济思想与印度现代化的关系。
            • 8. 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为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材料二  在理想的社会中,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柏拉图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二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三等级是劳动者。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演说
                  材料四  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
              --甘地《青年印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位先哲心目中理想社会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他们提出其理想社会的背景。
              (2)分别列举孙中山为达到材料三所说“三样目的”而进行的奋斗。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孙中山和甘地的异同点。
            • 9.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的印度和中国对发展铁路有不同的态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地认为“印度的得救在于抛弃它五十年来所学到的东西。铁路、电报、律师、医生等等都必须丢开”,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舍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以大机器为象征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正是导致印度衰落和贫困的根源。
              --张杰《铁路与民主》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一再强调中国要发展铁路。……在国弱民穷形势下,如何修建铁路?'孙中山主张铁路民办国有,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如果国民有力承担,自应由国民兴办……经营4 0年后收为国有。谈到利用外资,他列举了三种具体方式:一是借款修路,国人自办;二是招股修路,华洋合办,主权属我;三是批给外国人承办,期满铁路无价收回。孙中山特别重视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特别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他说:“我们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 --孙永福《孙中山与中国铁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甘地对修筑铁路的态度,并作简要评价。
              (2)材料二中孙中山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主张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甘地和孙中山在思想上的共性。
            • 10.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济思想的异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