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失事。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8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9分)

               

            • 2.

              “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 3.

              下图中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 4.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首次取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
            • 5.

              下图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决定性胜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6.

              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一度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列宁那一时期的主张(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五年计划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
            • 7.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 8.

              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
              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孙中山受到了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看到了新的力量和希望,决心联合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

              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摈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华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材料三  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先生思想的转变对实现国共合作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国共合作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抗战初期,国共两党是如何“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的?(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有关的国共和谈达成的相关协议没有实施的原因是什么?(2分)

              5.对于历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 10.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①革命对象不同       ②革命方式不同     ③革命性质不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