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 2.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材料主要说明康有为

              A.反对社会政治变革
              B.主张恢复传统价值观
              C.主张恢复君主专制政体
              D.认同民主革命的价值观
            • 3. 下图为1833—1898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

              “共和”“民主”在1833—1913年的出现的频率度统计

              从图中可见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孙中山在海外领导同盟会,忽视国内的宣传 
              B、宣传君主立宪的维新思潮成为国内新思想主流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清政府要民主但不同意放弃帝制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 晚清时期,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其主张是
              [     ]

              A.废除君主制
              B.建立总统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     ]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从长远看任何局部变革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 9.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
              D.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
            • 10.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应该是

              A.恢复传统价值观
              B.引进西方价值观
              C.实行专制政体
              D.实行民主革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