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是(  )
              A.《授时历》
              B.《九章算术》
              C.《石氏星表》
              D.《齐民要术》
            • 2. 表可以看出,中西方科技相同之处是(  )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九章算术》《算法统筹》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西方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注重实验
              B.以应用为主
              C.实践经验的积累
              D.理性思考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差异是中国人对实际活动的兴趣远在其对于纯粹活动的兴趣之上。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和我国的《大学》《中庸》 来比,是极饶兴趣的事。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真理的观玩;至善的生活,是无所为而为地观玩真理的生活。《大学》所谓止于至善,则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差别还不够明显么?
              --摘编自张荫麟《论中西文化的差异》材料二  怪不得威特福格尔说:“在现在的日益走向解体过程中的中国,上层阶级和最高官厅也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并加以奖励。 但他们所怀抱的意义, 和西洋完全不同,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谁也不能否认。”据容闳所著《西学东渐记》载:“谓同治六年,曾文正公方初定捻军回到上海,去就南京两江总督任,极注意于其亲自手创之江南制造厂,文正见之,大为欢喜。”容闳因劝其设立兵工学校,以期中国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大为文正所赞许。
              --摘编自威特福格尔《东方专制主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二者对近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
            • 4. 如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推知,我国古代(  )
              学科地理医学数学物理天文
              比重17.80%23.80%16.70%3.40%22.90%
              学科生物农学化学工程技术
              比重8.90%8.50%3.80%11.90%15.70%
              A.科学成就数量巨大
              B.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
              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
            • 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西方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期中国世界
              10~15世纪(宋元到明清)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明中期)《本草纲目》“太阳中心说”
              17世纪(明后期到清初)《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
              18~19世纪(清)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细胞学说、进化论
              材料三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指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在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 6. 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而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则发生了逆转。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900年9753949369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其中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四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开始用于军事是在何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
            • 7.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万国作义;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说明古代科学家研究科技的动机是(  )
              A.服务国计民生
              B.名留史册、实现自我价值
              C.解释经学著作
              D.体现“仁”“孝”之德
            • 8. 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指出: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
              A.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传统手工业高度发达
              D.统治者重视科技
            • 9.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学西传】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明成果对其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西学东渐】
              材料三

              注: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做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创立了点、线、角等许多几何名词。
              材料四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注:包括民主、平等、人权、自由等)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2)据材料三,概括晚明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因素。
            • 10. 材料一  明朝末年,后金政权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直至花甲之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
                  材料二  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
                  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光启开始与传教士郭居静交往。使他第一次知道在中国之外竞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地球是圆的、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1606年,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内容,并与利玛窦合作把它译成中文。1612年,他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书中介绍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种水利机械。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在《度数旁通十事》疏奏中,徐光启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他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认为“算术之学(被废的主要原因)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
                  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他利用各种机会,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和《徐光启评传》(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徐光启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