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史学家指出:“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市场交易由官府直接监管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纸币在商业活动中流通  ④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这体现了
              [     ]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经营者革命”应运而生。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
              ——岳麓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尤其是将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达4200亿美元。《财富》500强大企业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分工体系中,中国仍处于比较低的“制造业中心”层面,尚难以上升到价值产业链条上附加值较高的“研究开发中心”和“营运中心”层面。而在信息化浪潮中,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更欲垄断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世界最大的100家外国银行中,已有41家在我国设立了81家分行;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已设立代表处200家;外国证券公司设立的代表处60多家。跨国银行日益从事大量的国际货币买卖活动,一旦某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出现问题,跨国银行就频繁地调入调出资金,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近年来,西方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大量吸引高级人才,仅朗讯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就在我国招了300名高技术人才。
              ——李境舒《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趋势研究》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的经纪人现象和西方的“经营者革命”有何不同?宋代经济含有很多近代商业的因素,为什么没能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人类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开大学教授杜家骥在《概说清朝历史的特点》中指出:“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市场突破,发展为全国性互有联系的网络性市场,及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长江、沿海在清代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清代的工商业市镇在规模、数量、分布地域上又比明代扩大。”
              (1)据材料一归纳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依据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1789——1848》改编

              (2)材料中二的“英国的大变革”指什么?它“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在经济、政治等领域有何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新华网2010年11月5日报道: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超越德法英升至第三,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3)IMF成立于哪一年?其宗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MF关于中国所占份额和投票权的增加的决定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 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来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 7. 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     ]

              A.晋商财力雄厚
              B.小农经济发达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富
            • 8. 《商君书》记载:“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无繁:不那么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根据材料判断,作者认为
              ①应保护小农经济 ②要重视工商业 ③要关注社会公平 ④应倡导“重义轻利”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9. 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多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美国1929——1933年失业率变化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

              (3)上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系列观点中,与其他是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     ]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