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    志,无有居心。”这段话主张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寓兵于农
            • 2.

              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
            • 3.

              明代中后期,苏州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应是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       D.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 4.

              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

              万人。14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摘自“互动百科”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

              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  上海提出申办2010年世博会后,中国政府就坚定地表示,中央政府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财政上的一切支持和包括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中国民众对申博90%的支持和上海市民93%的支持率,是其他四个申办国家和城市(韩国的丽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波兰的弗洛兹瓦夫、俄罗斯的莫斯科)所无法相比的。五个申办城市虽然各有优势和特色,但从上海的综合条件及其发展前景来看,上海的胜出实属情理之中。上海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城市,是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她的城市规划和前景更具魅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未来十年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

              ----------《港报分析上海在申报世博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中国新闻网”2002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3分)

              (3)据材料三,归纳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原因。(6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户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请回答:

              (1)“小户”和“大户”各指什么?(4分)

              (2)大户和小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分)

              (3)这反映了什么地区,何种性质的经济关系?(3分)

              (4)这种生产关系后来的发展势头如何?(2分)导致它这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法】而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荷兰)或者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

              -----------【美】弗兰克《白银资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4分)

               

            • 7.

              明清时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实行海禁政策
              C.对商品征收重税
              D.商品经济活跃
            • 8.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苏州的情况有

              ①工匠的技术水平               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明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说明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10.

              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下列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有      

              ①“衣食租税”      ②“重本抑末”   ③“闭关海禁”     ④颁令“矿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