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这表明李贽(   )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提倡人人平等
              C.反对封建礼教
              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
            •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 3.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4.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子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 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 6.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大力赞扬“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因此他被当时很多人所批判,称其“离经叛道”,关于李贽的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当时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D.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 7.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 8.

              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①黄宗羲“工商皆本”                  ②陆九渊“心即理也”

              ③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 10.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