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                
              [     ]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 王阳明
            • 2.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 3. 古代日本人一直不遗余力地输入中国文化。中江藤树是17世纪时的日本著名思想家,曾提出“天地万物皆在我本心孝德之中”这一命题。这一文化现象表明他有可能受到了下列哪位中国思想家的影响
              [     ]

              A、孔子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
            • 4. 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     ]

              A、本原
              B、目的
              C、途径
              D、本心
            • 5.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6.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 7. 古代日本人一直不遗余力地输人中国文化。中江藤树是17世纪时的日本著名思想家,曾提出“天地万物皆在我本心孝德之中”这一命题。这一文化现象表明他有可能受到了下列哪位中国思想家的影响
              [     ]

              A、孔子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
            • 8. 关于王阳明“心”学主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宣扬“宇宙便是吾心”,人心是万物的本原
              B.提出“致良知”,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C.主张“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D.提出“心性论”,认为性无不善,情也应肖从善
            • 9. 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指的是
              [     ]

              A.庄周
              B.老聃
              C.朱熹
              D.王阳明
            • 10. 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他认为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致,即实行。他所说的“良知”指
              [     ]

              A.心理自觉,扬善抑恶
              B.内心立志,知行合一
              C.恢复良心,学以至圣
              D.恢复善良,以理统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