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公元前415年春,陶片放逐法在雅典城邦的适用终结。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问题:
              (1)陶片放逐法实施时期,古希腊历史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阿里斯提德的故事,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材料五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六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大代人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里克利

              材料二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民主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卓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伯里克利所说的“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的最突出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雅典民主制有何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古代民主政治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伯利克里在葬礼上的演说

              问题:
              (1)材料中的民主政治是在哪个国家实行的?请归纳文中提及的民主政治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这种民主政治在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它在何时达到全盛?请你结合已有知识,谈谈对这种民主政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辅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到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那样的统治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选《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1)有人认为,西方崛起的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你是否同意?请以史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指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你是否同意?请以史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民主”
              有学者认为,民主的传统通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1)在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被誉为是“两个里程碑”,而伯里克利时代则被称为“全盛时期”。那么,能够反映“里程碑”“全盛时期”的核心举措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先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等级的成员,而是由于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人于世界民族中,诚不愧为先觉,彼既认明王权不当绝对,即创为根本大法,使国中贤智,得所准据,以发抒其意气。
              ——章士钊《政本》

              (2)材料中二的“根本大法”是指哪部法律?以此为依据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哪些民主政治“新制度”。从西方和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政府的决策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追寻以往的战争,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西方民主制度下这些国家决策机构的差异性。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相继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本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20世纪30年代初,苏、美两国开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相关史实分析苏联所开创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方面带来了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美国所开创的模式对西欧国家具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合上述内容,你认为在经济建设中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决策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公民权利的斗争历程。
               
              图1 
              图2

              (1)图1、2反映出克里斯提尼什么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2)结合材料指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的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有怎样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取消一切镇压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等项自由的反动法令,使人民获得充分的自由权利……等等,而要做到这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求立即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包括一切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在内的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的临时的中央政府。”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

              (3)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的政治主张?为实现这一主张,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政治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学者指出:“从民主政治的形式上看,目前我国至少有两种形式的民主,一是我们熟悉的选举民主,二是协商民主。我国选举民主具有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相结合的双重特征,二者相辅相成。……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中还具有浓厚的协商民主特征,协商民主早就存在,但在民主形式上是一种新的归纳。”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有哪些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社会政治制度不断演进,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利。
              材料二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现代中国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的公民大会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