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2.
              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从多方面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认为此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以下关于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析,不能支撑此论点的是
              A.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农业B.在民族战争中组织力量自卫
              C.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D.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经济
            • 3.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 “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4.
              《史记·商君列传》:“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则材料不能反映
              A.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
              B.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C.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
              D.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
            • 5.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是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
            • 6.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不断演变,地方官员称呼也时有调整。如下图为秦朝疆域图,图中的“琅邪郡”管辖地在西周时期的地方长官可能是
              A.周王B.郡守C.县令D.诸侯
            • 7.
              柳宗元被贬谪湖南永州时所创作《封建论》中说:“周之兵,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8.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 9.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
              A.中央集权B.机构臃肿C.高效清明D.腐败严重
            • 10.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研究的主题说明了(  )
              年代
              道、路、省
              州数
              郡国数
              县、邑、侯国
              户数(万)
              西汉平帝(1-5)
              ------
              13
              103
              1587
              1223
              唐贞观十三年(639)
              10道
              358
              ----
              1551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15道
              ----
              328
              1573
              841.3
              宋开宝(968-975)末
              ------
              297
              -----
              1086
              309
              宋宣和四年
              26路
              288
              ------
              1234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