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1)材料一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5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9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
              ---房龙《美国史事》(2)材料二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材料三

              (3)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图3“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运动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材料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4)材料四中的“这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那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 2. 使职,就是代表朝廷衔命出使四方完成特定任务的官员.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不专机务,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为数众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宦官专权的出现
              C.三省六部的职能被打破
              D.君主专制的削弱
            • 3.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 4. “ (唐 )初 ,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 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房分理有关政务。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  )
              A.始终都是二省议事机关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 5.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唐代政府对皇室滥用职权的剥夺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
            • 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 7. 欧阳修《新唐书》记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材料说明了(  )
              ①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②尚书令职位曾经空缺
              ③唐朝宰相的权力削弱     ④仆射位居三省长官之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8. 唐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但被大臣崔祐驳回。崔祐任职的机构应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 9. 在唐代,任用谏官,权在宰相。照唐代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归正。可见,唐代(  )
              ①谏官权力凌驾于宰相之上   ②谏官制度意在用相权限制君权
              ③谏官的职责在谏皇帝过失   ④谏官制度意在用君权限制相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完颜绍元《天下衙门》一书中写道:“老百姓就用这‘威武富贵贫贱’六个字来形容分曹办事的州县六房书吏。”依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分工,“贫”应该指的是(  )
              A.兵房
              B.礼房
              C.户房
              D.工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