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
              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C.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 2. 如图,北京城虽历经元明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传统思想文化的一脉相承
              B.古代天下一家观念的体现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理念
              D.封建等级制度的继承发展
            • 3. 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国家统一
              C.强化贵族特权
              D.加强君主专制
            • 4. 从全球范围来看,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政治传统。
              “英明雄挚之君主出,凭借固有之权力,著著(明显)务(致力于)扩充之,杀贵族之权力,削封建之制,务(致力于)统一之于中央政府……及其盛也,则能役属群族,以一人之力而指挥全国。”……皇室控制着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等。皇室所拥有土地为国土总面积的92%,而地主和农民仅占8%.官僚政治时代,君臣关系可以比作是放大了的主奴关系。君主、官员们之间形成了“臣下”与“君上”,“君父”与“臣子”的语言体系。
              --《中国传统社会专制主义的内涵分析》
              (1)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专制主义的特点。
              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1704年)认为:人拥有某些天赋权利,跟国家完全无关。这些权利就是生存权、自由权、财产权。但处于自然状态的人无法凭各自努力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于是在一种契约或合理而自觉的协议之上建立政府。契约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政府,在契约之下,统治者的权力以被统治者的同意为前提,来自于被统治者而非全能的神……那么如何防止政府变成一个暴政的机构呢?那就是分权。怎样保障契约呢?依靠的是法治。
              --《专制主义与民主思想》
              (2)依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政治思想。结合所学,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洛克的政治构想的?
            • 5.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制以“礼法合一”为主要特征。礼教所倡导的价值观在法的规范中得到体现,那么“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但是由于法律的不可全述和社会行为的复杂,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教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可以归结为“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戚)、故(皇帝的故旧)、贤(依封建标准德高望重的人)、能(统治才能出众的人)、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者)、贵(上层贵族官僚)、勤(为国家服务勤劳有重大贡献的人)、宾(前朝的贵族及其后代).这八种人犯罪,不按法定的程序和刑罚审判,司法机关不得自行处理,要采取“请议”的特殊诉讼程序,即先交大臣会“议”,议其罪行,然后再奏请皇帝进行最终的裁决。这八种人经“请议”特别程序后,往往享有减免刑罚的优待。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并比较重视勘验现场,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种对口供的重视就必然导致了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商周时地方司法权由诸侯掌握,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
              --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
            • 7.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
              A.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C.统帅百官以及起草诏令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 8. 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
              官办%民办%其他%不明%
              宋代15.2870.69014.03
              元代17.2361.150.3321.29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66
              A.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
              B.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 9. 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 10. 中国人普遍相信“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一体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