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 ……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例,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 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 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 ……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 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 ……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公房制与西方的官邸制的共同点。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日本政府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日本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日本厚生省、大藏省、文部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辅导就业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
              --摘编自刘清芝《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材料三: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预计我国199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将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991年中国劳动部组团专项考察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吹响号角。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保障》1996第8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汉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背景。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你认为这对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有何积极意义?
            • 3. 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其间,八方来朝。”这表明周代(  )
              A.贵贱亲疏观念形成
              B.“天人合一”理念确立
              C.周王权威渐趋强化
              D.行政管理制度观念凸显
            • 4. “出将入相”意思是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它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是(  )
              A.西汉“中朝”形成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设参知政事
              D.唐朝设节度使
            • 5.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胥吏的权力大于官僚
            • 6. “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君主专制集权
              B.君臣共理国政
              C.君权兼并相权
              D.君臣分工明确
            • 7.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
              A.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C.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 8. 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据此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
              高层政区州行省布政使司省
              统县政区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
              A.促进地方自主性
              B.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
            • 9. 孟德斯鸠检视中国历史后写道,皇帝虽然有好有坏,但既然做了皇帝,理所当然地就视国家为私产,视全体人民为奴仆,穷奢极欲,为所欲为,以苍生为念的好皇帝犹如凤毛麟角,少而又少。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个人品质
              B.闭关锁国,统治腐败
              C.封建专制制度
              D.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 10. 从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到宋代童贯统辖禁军,再至晚清李莲英飞扬跋扈,宦官乱政问题一直很严重。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出中国古代(  )
              A.专制皇权放大
              B.官僚缺乏监督
              C.宦官职权扩大
              D.监察制度弱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