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 2.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 3.

              “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

              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
            • 4.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 5.

              据《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样做的结果是 (   )

              A.军机处变为行政机构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
              D.专制皇权更加强化
            • 6.

              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帝有关的是                                    (    )

              ①废除宰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7.

              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高中版)”部分目录。征集到部分修改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①带有明显阶级斗争烙印,应该删除部分子目

              ②资本主义萌芽是史学争议话题,根本不存在,应慎选

              ③增加社会生活和习俗,以利于全面了解明清社会风貌

              ④增加同时代外部世界演变的史实,形成历史的整体和全局认识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 8.

              (19分)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3分)

              材料二 (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2)试以英国为例,说说15、16世纪封建专制王权采取的哪些政策起到了扶植资产阶级的作用?在英国国家的政治走向上产生了什么结果?(6分)

              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3)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以上中西对比,分析什么样的政治状况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7分)  

              (4)当这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巨大冲击。试概括其表现。(3分)

               

            • 9.

              下列制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的措施有

              ①推行郡县制       ②汉设置十三州   

              ③宋设参知政事     ④清设密折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0.

              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1
              B.2
              C.3
              D.4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