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2.

              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
            • 3.

              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A.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B.丞相贪婪暴戾,扰乱朝纲
              C.厂卫特务机构设置后,丞相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D.丞相平庸无能,形同虚设
            • 4.

              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下列属于清朝边疆政策的是(  )

              ①因地制宜处理好民族关系 ②西藏成为宣政院的直接辖区 

              ③重视边疆交通和军事防卫 ④在西南地区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5.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

              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 6.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 7.

              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
              C.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
            • 8.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 9.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5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各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分别有何影响?(4分)

               

            • 10.

              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