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明太祖却认为:“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俯、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亭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出现这两种不同政治态度的原因是 
              [     ]

              A、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B、封建文化日趋衰落
              C、唐太宗和明太祖的个性使然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
            • 2. “中国专制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原载《云南日报,1943年》)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随着工业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随着西方的商品,一同被输送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完成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