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 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陈登原《国史旧闻》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
              --《汉书•食货志》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材料四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
              (4)据材料三、四,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5)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
            • 3.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发展的内容。请回答:
              (1)简述先秦、汉朝、唐朝、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0分)
              (2)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中,与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形式有哪些?(3分)
            • 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京剧自产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深受人们的欢迎。但在今天,京剧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请你就如何发展京剧艺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认识?(3分)

               

            • 5. 简述京剧的艺术特点和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形成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3)黄宗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图一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二 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

              图三 天津滨海新区外滩

              (5)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时期我国在经济领域的重大举措及主要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12分)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分)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3分)

               

               

               

               

               

               

            • 8.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3分)
              (2)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5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