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  )
              A.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
              B.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
              C.对外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
              D.对外进行商品输出
            • 2. 有人说:(英国)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刺激“许多原理” 应用于英国工业领域的关键是(  )
              A.海外殖民掠夺获取大量的财富
              B.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殖民活动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
              D.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3. 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
              A.城市规模世界之最
              B.是英国的重工业基地
              C.出现纺织垄断集团
              D.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的发明和用,工厂制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所有这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摘自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世界近现代史》(上)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回答,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 5. 如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动力是(  )
              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
              C.人口增长
              D.政治革命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突破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而且,在这些伟大的文明(指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文明等)中,政治危机常常会导致政府努力恢复传统或宗教正统来帮助其重建秩序,而科学的发展往往会被这一过程所阻断,甚至一些先进的科学成果还会被遗失。
              而在1500年以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着思想家们去突破古代和宗教传统所赋予的知识,并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自然界……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18世纪的英国,这些变化第一次被聚拢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由科学所激发的技术革新,进而产生了现代工业的增长。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的条件。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同一行业下面的数据为倍数。)
              年份棉织品生铁汽船铁路蒸汽机水车毛织品亚麻布人口
              175011.01.0--1.01.01.01.01.0
              1800242.16.71.01.07.01.711.43.11.5
              185026710.683.356.062.4114.82.792.27.33.1
              190078853.23337.22402.7191.61931.82.547.25.4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发展主要趋势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三   早在1952年12月5-8日,伦敦发生了由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导致4000余人死亡的“烟雾事件”。该事件提醒人类,肆意破环自然环境,最终将会招致严重的报复。
              --摘自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
              (3)综述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业化。
            • 7.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8. 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C.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优势地位
              D.和平贸易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 9. 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拔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广阔的海外市场
              B.市民生活需求
              C.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
              D.优越的政治制度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3世纪,由于呢绒生产中应用水力漂洗轮,河流众多而又湍急的科茨沃兹山丘地带,便吸引着城市工匠移居。英国毛纺业在15、16世纪成为民族工业,以科茨沃兹为中心的格罗斯特郡,与邻近威尔特郡、萨默塞特郡一道,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毛纺织区。除优质羊毛和充足水力资源外……西南又靠近布里斯托尔港口,便于联系国际市场。
              科茨沃兹所在的英国西部毛纺业,16世纪中期开始动荡。这主要由于它生产的传统宽幅呢绒市场狭窄,无法与大众化的、价格低廉的东部“新呢绒”对抗。尽管国王和政府强推扶持法令,亦未能阻挡科茨沃兹养羊业和毛纺业的颓势。……当英格兰西北和东南地区的机器隆隆轰响之时,西部人们只能守望着土地和牧场,向西北工业人口和东南工商人口供应肉奶粮。……于是西部这个中世纪晚期英国名列前茅的富裕地区,18-19世纪成了英格兰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科茨沃兹建筑的样式与色泽别具风格,加上绿色的草地、白色的羊群、赭色的岩石、遍布的毛纺业遗址,使得这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该区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其中80%为田野,村镇里则有大量传统遗迹。1966年,科茨沃兹被规划成英格兰最大的“卓越自然美区域”而进行建设。2000年列为国家公园。科茨沃兹的美丽景色还经常出现在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随着乡村旅游成为科茨沃兹经济新增长点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该地区居民收入远高于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等大工商业都市区。据伯克莱银行2007年报告的数据,科茨沃兹户均收入60800英镑,是全英排名前20位中不属伦敦和英国东南部的两个地区之一。
              --摘编自光明日报《科茨沃兹:城镇化进程中成功转身的美丽乡村》
              (1)概述科茨沃兹地区率先成为英国原工业化地区的原因?
              (2)概括科茨沃兹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变化。
              (3)说明科茨沃兹地区从原工业化乡村类型向城镇化发展转型的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