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美国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社会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纽约、芝加哥等在20世纪初人口已超过百万,1910年一个委员会对纽约及其他城市情况作过调查,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的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费城和圣路易斯其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这两个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各种族、民族以同质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区,彼此间以拼图形式存在.据有关资料,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率上升了8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摘编自《美国城市化进程探析》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概括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 2. 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平均年增长率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年3.35.03.8
              1891-1900年1.63.52.64.8
              德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发明众多,产业兴旺,成绩斐然。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产业化道路。高素质的国民在全民教育的大旗下集结,大学科研机构为德国带来了灿若星辰的创造和发明,智库成为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德国政府对教育和科研的青睐有加和不吝投入,使其产业革命有了比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更为坚实的根基……。
              姚晓宏著《大国博弈与产业战争》第一章第二节(德国: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欧洲领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后三十年德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 3. 如图是l857年至l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内市场狭小阻碍了德国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B.国家统一是德国卡特尔数量增长的直接原因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大企业时代到来
              D.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德国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
            • 4. 19世纪最后30年,西方各国开始了全球扩张的高潮。其中争夺的焦点是(  )
              A.亚非拉地区
              B.非洲、中东和东亚的太平洋地区
              C.非洲和中东
              D.非洲和东亚
            • 5. 人口问题
              1800-1900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统计表
              城市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
              纽约6469619123437
              伦敦956261847676581
              东京800--10501600
              莫斯科2503656121000
              上海300250300600
              孟买200500773776
              结合所学分析表格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 6. 根据表判断,美国第一产业就业变化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7. 材料   1866年,普鲁士的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仅仅两年前他们还共同打敗了北方强敌丹麦。最终,普鲁士取得巨大胜利,奥地利从此脱离德意志邦联,四年后,普法战争爆发。德 军长驱直入,直抵巴黎郊外。……由此开始,德国以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象站立在了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德国姗姍来迟,但它一亮相就令世界大吃一惊,这不仅因为它刚刚在军亊上击败了欧陆强国法国,并张杨地在法国王宫举行自己的开国大典;还因为:在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铁路线里程等方面,新生的德国都已经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已经称霸了一个多世纪的英国。正如当时的英国首相所说:德国的统一使欧洲的“力量均衡被彻底打破。”……19世纪末,德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德国人,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德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崛起对国际关系和中国的影响。
            • 8. 汽车工业是改变世界人民生活面貌的重要行业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
              ,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0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年),视为汽车诞生年。
              材料二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后来降到300美元的汽车,只有当时同类汽车价格的1/4甚至l/10,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一年工 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材料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经济的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底特律仍然把大部分资源放在卡车和运动休闲车上,赚取庞大利润。9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和汽车污染加大,各国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
              --以上材料均摘自《百科汽车工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美国汽车普及的主要因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汽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960-1280年间,中国人均收入提高了
              1
              3
              ,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到了13世纪,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
              3
              4
              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
              中国在之前的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他的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中国GDP被美国超过的确切时间,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1)材料中所说的“公元960-1280年间”和“1700-1840年间”分别是指哪两个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在之前的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何以能超越中国”?
            • 10. 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匠、石匠、铁匠、水轮工、屋工共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萨维尔:《英格兰和威尔士农村人口的减少》,第212页).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B.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人口流动的频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