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  )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材料四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会觉得“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结合材料二说明: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等国干了些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的括号内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近期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 —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材料三: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材料四: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巨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1)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大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对美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此后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海洋     
              近代以来,“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体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1)结合16——19世纪英国的相关史实,说明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1:(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3: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工业革命   
              材料一: 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钱穆《英国通史》

              材料二:王斯德《世界通史》“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

              材料三:英国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 年为1/4,1861 年为1/3,1871 年达到了3/5。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和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问题:
              (1)简述材料一、二、三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英国经济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英国制度建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汤因比

              (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的普遍接受和信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1899年),欧洲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著名的短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要提倡民族主义,必要先把这种主义完全了解,然后才能发挥光大,去救国家……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摘自《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一讲》(1924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要强调民族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至于欧洲人现在所讲的世界主义,其实就是有强权无公理的主义,英国话所说的武力就是公理,这就是以打得胜的为有道理。中国人的心理,向来不以打得胜为然,以讲打的就是野蛮,这种不讲打的好道德,就是世界主义的真精神。我们要保守这种精神,扩充这种精神,是用什么做基础呢?是用民族主义做基础;像俄国的一万万五千万人是欧洲世界主义的基础,中国四万万人是亚洲世界主义的基础,有了基础,然后才能扩充。所以我们以后要讲世界主义,一定要先讲民族主义,所谓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把从前失去了的民族主义,从新恢复起来,更要从而发扬光大之,然后才有实际,再去谈世界主义。
              ——摘自《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四讲》(1924年)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能够提供巨大的动力,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许多台机器,雇用更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兴起,工业城市也开始逐渐形成。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工业革命时期,对蒸汽机的改良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述的以蒸汽为动力的“一系列发明和改进”中,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