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际政治与国家贸易” 某校学生社团组织以“国际政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主题的讨论会,试图从历史角度探讨两者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讨论问题一:古代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贸易关系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讨论问题二:近代中国和国家贸易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讨论问题一”的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试从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主要受到了哪个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以下对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开始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船、火车等
              C.生产力发展对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D.生产力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 3. 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近代世界市场,具有与早期世界市场不同的特点。以下表述属于工业革命之后近代世界市场的特点有
              ①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②原先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工业资本让位于商业资本
              ③大机器、交通运输、通讯和工厂制度成了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④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
              [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4. “不列颠的蒸汽和不列颠的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这主要说明了 
              [     ]

              A、不列颠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高
              B、印度斯坦的经济结构比较脆弱
              C、不列颠的经济侵略摧毁了印度斯坦的原有经济结构
              D、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 5.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性变革”的经济因素是 
              [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扩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工人运动的发展

            • 6. 什么是自由放任政策?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影响?这一经济理论在长期的经济实践中遇到了怎样的反弹?怎样解决这一反弹?解决反弹后,这一理论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还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强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     ]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 8. “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①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③重商主义经济没落④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三

              中国近代主要洋务企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制约这一时期我国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英国从北美进口棉花和向东方国家出口大量纺织品分别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怎样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的英国工业革命知识,分析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根据洋务运动的失败结果,指出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过程。
            ——高中历史高中三年级(实验本)

            请回答:
            (1)现代化的进程发端于哪个地区?又是如何扩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化的起点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