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体呈现出由地域性向全球性方向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二战)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由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二战后初期,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成立了哪些经济组织?这对当时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
              --[美]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三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进步影响。
            •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其原因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③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 ④国际贸易的扩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 3.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D.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 4. 一个历史事实可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诉说法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B.《权利法案》--光荣革命--《王位继承法》
              C.1929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
              D.十一届三中全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
            • 5. 下表是1780——1851年,英国某项物品的进口数量统计曲线。
              问题:
              (1)这项物品最可能是
              [     ]

              A.茶叶
              B.钢铁
              C.棉花
              D.羊毛
              E.机械
              (2)结合所学,此表可以透视出英国和世界正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一:“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几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45%的现代工业能力。”同一时期,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商业和五分之二的制成品贸易被掌握在英国手里。
              材料三:1898年大英帝国的版图(深色部分)


              材料四:19世纪,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

              ——《世界通史》


              材料五:1876年,上海发昌厂开始出售自制小火轮(发动机系英国制造)。1901年,工厂被迫以四万元廉价全部卖给了英商开办耶松船厂。
              材料六:1913年,英美烟草公司曾派人到湖北均州分发美国烟草种子给农民,种植及回收情况如下(一贯相当于3.5公斤):


              ——《中国近代经济史》


              问题:
              (1)提取材料二、三、四中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现代世界体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概括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趋势,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冯骥才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中写道:“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观点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你赞同哪种观点?根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据经济学家龙多·卡梅伦的记载,1688年至1801年之间,英国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40%下降至32.5%,采矿、制造以及建筑产业的比重从21%上升到23.6%,而贸易与运输的比重则从12%上升到了17.5%,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工场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D.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结果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1801年

              1851年

              1901年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下图《12英尺的战利品》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2英尺的战利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据经济学家安吉斯·麦迪森称,1820年,亚洲(东亚、南亚和西亚)拥有全世界68%的人口,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额的59%,但到1950年,虽然亚洲人口依然占全球人口的55%,但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下降到仅18%。造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扩张
              B、亚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落后
              C、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亚洲各国内部阶级矛盾尖锐,起义不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