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争夺殖民霸权的矛盾渐趋尖锐,主要集中在
              A.北欧和东亚B.印度与中国
              C.北美和印度D.非洲和美洲
            • 2.
              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种。英国获得这些文物的主要方式是(  )
              A.殖民掠夺方式B.和平购买方式
              C.仿真复制方式D.高价拍卖方式
            • 3.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特征的准确把握。下列是相关时代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时代
              特征之一
              A
              扩张时代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生产
              B
              文艺复兴时期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C
              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电气时代
              工业化城市开始兴起
            • 4.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人口迁移的去向概括人口流动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 5.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封建庄园时代,英国的耕地以敞田制(Openfield)为基础,属于公共型(Commontype)。即为了使每个成员得到大致相当的土地,便把耕地按肥瘦、远近、干湿分成若干“条田”,在村民中分配。这样,每个农民的土地便散布在不相连接的几块土地上……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不利于个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大约在十四五世纪,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本身愿意将各自分散的条形地互相交换(或收买过来),加以圈围,这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某种意义上的圈地。
              15世纪末以后,由于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羊毛价格日益上涨,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与此同时,新航路开通之后,在英国发生的价格革命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额定地租的实际收入日益减少。于是那些贪得无厌的贵族、庄园主便改变了土地经营方式。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圈地,开办牧场,从事养羊业。真正意义上的圈地运动开始了……列宁也对圈地运动予以高度评价:“从亨利七世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其资本主义生产是这样无情地处置了农业中各种传统关系,并使这些关系与自身相适合并服从于自己的。从这一方面看,英国是最革命的国家。”
              ——整理自吕晔等的《简论英国圈地运动对我国当前土地流转的启示》
              材料二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摘编自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圈地运动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的观点。(12分)
              (2)综合材料一、二,比较近代英国与当代中国在处理土地关系问题上的主要异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流转对于我国当前农村改革的意义。(13分)
            • 6.
              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 7.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D.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 8.
              16世纪以前,英国人口和经济增长率均低于西欧平均水平,然而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史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先那种在权力和资源基础上的封建割据被一个更集中的体系所代替,在1485年的内战中崛起的亨利七世,没收了许多封建贵族的地产。他还剥夺了贵族蓄养武装家奴的权力,从那以后,贵族在乡下的住宅不再构筑防御工事。他的儿子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创立了一个奉行温和新教的国家教会制度,废除了僧侣等级制度,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占英格兰四分之一的土地)。他的女儿伊丽莎白挥霍掉了主教的财产,这些资产通过王室的出售和赠送落入到商人和绅士阶层手中。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英国颁布《航海条令》,法国也颁布了相似法令,禁止荷兰与英法的殖民地进行贸易,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了荷兰的利益,使荷兰经济丧失了活力。海外商业利益的减少和国内产业的低迷,迫使荷兰商业资本家将储蓄投资到英国,荷兰的商业资本推动了英国的产业发展。
              为了商业利益,英荷爆发了战争,发达的产业为英军注入强大的动力。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货币政策实现了现代化,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为英国提供了充裕的军费。而与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相比,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英国造成了损失微不足道。
              材料三 英国的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前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法国的应用科学无疑领先于英国。为什么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远低于英国呢?事实是,工业革命的确也产生于其他原因,某些(最为重要)是经济方面,其他是社会方面的。由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实现了政治稳定。18世纪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税公路和海岸运输发展,加强了国内市场的统一,促进了不同地区更为专业化的分工。……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英国的农业变化造成的,圈地运动和农业科学的应用改变了一切,最后,尚无一个国家有军事力量向18世纪英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发起挑战。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超越荷兰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8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什么。(5分)
            •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
              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挨打受欺的地位
              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
              D.西方列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国家还在继续闭关锁国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间,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商品本位制时代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并实现贸易的自我平衡,但是也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与信用货币相比,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用于商品的发现、采掘与加工运输。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使得回归商品本位成为一种较为不可能的选择。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材料二  15世纪,地中海地区贸易发达,欧洲各国向外扩张,各国银行开始向其他国家银行渗透。跨国金融业习惯法大量产生。
              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德国、法国颁布银行法,促进了国际支付、货币兑换、信用关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之建立。
              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材料三 美元的长期衰落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发行国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到19世纪世界接受英国的标准实行金本位,一直到二战之后的美元一枝独秀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8分)
              (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并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决定性因素。(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