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影子内阁”与真实内阁面对和研究同样的问题与事项,有针对性地对执政党的政策提出建议或批评。英国两党制下,“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不能为反对而反对,反对执政党的政策时必须提出可替代性的方案。因为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
              --摘编自周淑真《从比较的视角看中西政党制度》
              (1)根据材料,概述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子内阁”作用。
            • 2.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  )
              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
              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
              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
              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
            • 3. 它“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也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这是一位西方宪政学家的结论。“它”是(  )
              A.英国的内阁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
              C.美国的参议院
              D.19世纪末德国的帝国议会
            • 4. 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12人;但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以上情况说明(  )
              A.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B.英国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C.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
              D.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中国的一切政事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伏尔泰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    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    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一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中“相互制约”是对中国隋唐时期哪一制度的描述?如何认识在此制度下“中国的一切政事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  设计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人民-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 6. 规范、合理、公正的制度是社会安全运行的必要前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在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公民国家,其开创的民主制影响更是深远。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保证平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措施。雅典的民主实践,为近现代的政治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上谕云“御史出巡,先须考察官吏”。明朝御史巡按品级不高,仅为正七品官,“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动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剪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
              (2)依据材料,概括明朝御史巡按职权的特点和作用。
              内阁是由中世纪英国国王的顾问机构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乔治一世不懂英语,1717年内阁会议由一位资深大臣主持,开创了内政首席大臣主持内阁会议的先例。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唐宁街10号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内阁会议,这是自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以来,英国国王第一次出席内阁会议。
              (3)依据材料和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英国内阁的发展历程
              18世纪前
              18世纪
              19世纪中期后
              某研学小组在“权力与法制”专题研究时,形成了以下主题:“欧美政体类型比较”“中国宪政历程研究”“国家权力来源的法律依据”“分权制衡的法律保障”。研究素材列表如下:
              序号素材
              1公元前5世纪罗马《十二铜表法》
              2公元前3世纪中国《秦律》
              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4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5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6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选择一个主题,列出符合该主题的两个素材的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个新素材,对所选主题加以阐释。
            • 7. 2012年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如图).按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判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  )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已经结束
              B.英国国王成为议会决策者中的重要一员
              C.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共领袖
              D.英国国王出席会议但却没发表任何言论
            • 8.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材料三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
              --新周刊330期《陈丹青民国答问录》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640-17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的认识。
            • 9. 中华民国初年和近代英国均出现过责任内阁制,其共同点是(  )
              A.以君主作为行政首脑
              B.限制国家元首权力
              C.依据成文宪法而确立
              D.存在时间均较短暂
            • 10. 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世界民主政治从不完善到臻于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
              --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
              (1)阅读材料一,作者认为现代民主继承了古希腊民主的哪两条原则?
              材料二  有两种方式可让人们信任政府作出的承诺,其一是当权者确确实实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其二是自身服从于一整套规则的约束,这些规则不给违背承诺留存任何余地。
              --道格拉斯•诺斯《宪法与承诺》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是怎样使政府“服从于一整套规则”的?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4)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善治”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