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理财”门引赵天麟奏议
                  材料二“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南台备要》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下行省的施政“规矩”。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的表现并作简要评价。
                  材料三  2003年7月,负责调查伊拉克生物和化学武器项目的英国国防部专家凯利自杀身亡,外界怀疑其因不堪忍受政府施压所致,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支持率暴跌。英国分析人士指出,凯利之死是布莱尔政府执政6年来遭遇的最严重危机。--据《英国卫报》、《北京青年报》有关报道整理
              (2)当布莱尔内阁受到议会下院反对时,依据英国的政治“规矩”,首相可采取怎样的对策?描述这一政治“规矩”的特征。
                  材料四  早在战事(指二战)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通货稳定。1914年前的金本位制提供了一套固定的汇率,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兑换成黄金或者当时黄金的等价物英镑。……为建立一个正式的世界性贸易组织以对国际商业进行监管的努力并不顺利,但是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后来却被证明是成功的。--改编自【美】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实施材料四中“大胆的计划”和“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制定“另一项替代性的战略”的原因?试评价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规矩”的影响。
            • 2. 28、最近,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1)结合17—18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概述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要说明美国大国地位确立、发展的三个阶段。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 3.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8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

              请回答:

              (1)从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

            • 4.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摘自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三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政治自由化”指雅典确立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雅典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伏尔泰描述的英国政体是什么?光荣革命后,英国为推进这一政体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主张建立什么政体?孙中山为此进行哪些实践活动

            • 5. 议会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标志。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等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分析指出,材料一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了美、英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的不同关系?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

              (4)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形势主要有哪几种?

            • 6. 材料一按照美国宪法,国会是立法机构,享有立法权,合众国的一切重大活动都必须 经国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许可。……总统则是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与外国签订 条约和行政协定,任命大使和驻外使节;对内是政府首脑,有权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一切领域的政策,同时也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联邦法院拥有司法权,联 邦法院和州法院负责审理在美国发生的一切案件。联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任何 个人和部门必须执行。一般说来,美国政府中不存在职权模糊的问題,宪法对立法、行政、司 法三权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运作中,美国的分权制街呈现出交错重叠的特征。
                  材料二英国是议会制的故乡,现代议会政治是以分权原則为基础的,英国的议会政治 制度同样也体现权力分立的原则。但是,由于发展途径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英国 虽然也有三种不同的权力机构,但政治结构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明确的三权分立特征。--以上材料均摘自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
            • 7. 历史学重在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说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历史的“中心”时,意味着它处于历史领先或主导的地位。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的,世界历史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曾形成过若干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心。
              --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
              (1)根据材料论述,就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公元1661-1796年)而言,你认为中国与英国哪个是世界历史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二 一部全球历史不需要采用单一的发展模式,比如理性的胜利或西方文明的胜利,也不能采用包含一种不容变更的单一的同质发展模式……至少要求我们能够描绘一种单一的全球联系网络,即存在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
              --罗伯特•霍尔顿《全球化和民族国家》
              (2)归纳材料关于历史发展模式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一观点评价洋务派的活动。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应当给全球化“以人情、人道色彩”,使全球化成为一个共赢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闵凡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3)根据材料说明在世界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 8.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百科全书》认为,“没有哪一位总统的施政纲领能比新政对国内局势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材料三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一文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图所示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历史上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出现的两次大的制度创新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政治架构所体现的主要特点。并对这一政治架构进行简要评价。
            • 9.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材料四  现在有一些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其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关于革命爆发的原因。把革命的爆发归咎于革命者非理性的主观意志。第二,关于革命的后  果。指责革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直接导致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断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邱涛《辛亥百年论革命》(4)材料四中的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试根据所学知识予以批驳。
            • 1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在伯里克利看来,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突出特点?为保证民主的实施,伯里克利时期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材料二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

              材料四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 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4)依据材料四,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
              材料五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运用材料五的方法,分析材料四中的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