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证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汉学家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复兴”或者一次“商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特别是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更显现出开风气之先的独特风采.费正清、赖肖尔的《中国:传统与变革》第六章第四节的标题就是“商业革命”四个字.他们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材料二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显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的调节规律.他不是人为的主观臆造,而是“自然秩序”,有更大的优越性.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强调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16至18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的传统政策.李嘉图还特别批判了农业保护主义,其矛头指向了保护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典经济学兴起的原因、主张和影响.
              材料三  如图表所示
              “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52.829.6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43.529.227.3
              “一五”计划成就图(如图所示)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3)结合材料和所学解读新中国的“一五”计划.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析和分析逻辑清晰)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l830年,改革力量聚集起来。1月,伯明翰工业家成立“政治同盟”,投身改革阵营;3月,“首都政治同盟”成立,中等阶级纷纷加入;手工工匠们接着又成立了自己的“工人阶级全国同盟”;工厂工人的“工会”对政治一般不感兴趣,但关键时刻会站出来表示支持把改革进行到底。1832年,人民通过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国王被迫册封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托利党多数以退出会议让改革法案获得通过。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中等阶级多数获得选举权,选民人数增加60%。
              不久,手工工人力量发动和平的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虽然20多年斗争没有实现目的,但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中产阶级和工会力量却成功推动了l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选民人数增加一倍,工人阶级主体得到选举权。1874年两名工人候选人当选议员。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则基本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l9世纪后期费边主义开始深刻影响英国,它主张社会主义改造是长期也是和平的过程。各种工人力量加强团结合作,于1900年成立“劳工代表权委员会”。1906年54名工人代表当选议员,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工党”。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2)根据英国工人运动史的历程,谈谈其斗争的特点。
            • 3. 材料一   在英国历史上,19世纪是一个改革的时代。这场改革从20年代末持续到80年代,颁布了近20个重要改革法案或法令,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成为英国19世纪的时代特征。通过这场改革,英国确立起民主政治制度与自由市场制度,并在民生领域做出了有利于新社会阶层的调整,英国近代制度的主要框架基本建成。19世纪英国改革进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次解决与资产阶级之息相关的政活民主和经济自由问题;第二阶段主要解决与劳工大众休戚相关的权利保障和民生问题。
              --摘编自邓云清《改革的时代-19世纪英国改革综论》
              材料二    从1871年12月23日至1873年9月,岩仓使团先后访问了美、英、德等12个国家。岩仓使团通过对欧美各国的对比考察,认为日本应效仿西方国家。重点考察欧美各国宪法的木户孝允认为,日本人知识水平低,制订宪法要靠“君主英断”;德国靠军国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不失为效仿的最佳对象,遂决心仿效普鲁士德国,在日本建立集权主义专制统治,这成为使团成员的一致认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改革的特点,并分析19 世纪英国这一系列改革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岩仓使团访欧美后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岩仓使团回国后策动政府采取了哪些新措施?
            •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
              晚清政治改革英国议会改革
              1.1989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示;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余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3.1905年,清政府派戴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4.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5.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6.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成为“皇族内阁”
              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个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
              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
              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
              5.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父女选举选。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比较两国改革内容的不同。
              (2)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 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英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改革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1867年的议会改革法案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
                 1884年,议会通过新的改革法案,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达到450万人。在1918年的法案中,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据《世界近代史》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简述英国议会改革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
            • 6. 历史发展中的城市化
              材料一两汉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快速发展,除都城长安和洛阳外,还“令天下县邑城”,城墙范围基本就是城市范围。城市街道纵横交错,宫室、官衙处于中心或制高点,太学或地方学校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有比较固定的居民区和市场,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手工作坊。
              罗马帝国的城市广泛分布于各行省的中心,平原地区的城市呈方形,山区的城市因地形而建,城市外围建有城墙和防御堡垒。首都罗马和其他城市中有弯曲的道路、排水和引水管道,行政官署、神庙、剧院或露天剧场、公共浴场也是城市的必备,一些城市还有图书馆。民宅则分布在这些建筑的周围。城内既有在特定区域的大型集市,也有位于民居中的小店铺。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两汉与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的异同。
              材料二18世纪上半期,英国下院共有议员558名,选民总数约40万。其中,市镇选区的议员40人,代表选民10.1万,其他议员的身份为地主或乡绅。市镇选区的选举规则各异,有的规定持有特定的财产,有的规定只有市长、市政官等人才拥有选举权。1832年,新执政的辉格党借助选民的不满,通过了新的选举法。法案取消或缩减了人口较少市镇的议员名额,并把名额转给43个新市镇,新市镇中有28个是诸如曼彻斯特这样的棉、毛纺织等生产中心,使得这些市镇的议员达到65人;法案还规定所有市镇的选举资格是租有或拥有一处价值10英镑住处的成年男子。这次改革使选民从71.7万增加到220万。
              (2)阅读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市镇在议会选举中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19世纪中晚期,中国开始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截止到1949年,城市化率仅为10.6%。

              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发展状况例举表
              城市状况
              上海、天津、汉口、太原因开埠,建立租界,开办工厂、银行和商店而扩大
              石家庄、郑州、衡阳随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兴建和畅通而新兴或发展
              抚顺、唐山、大冶因煤、铜和铁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兴起
              北京(平)、西安、洛阳历史悠久,格局变化不大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为主题,解读上述历史现象。
            • 7. 以下两则有关1832年英国改革法案的评论,分别出自当时两份报纸:
              资料一:「人民的胜利得到确保……由于这个法案,一套古老、强韧而腐败的制度受到致命一击。」
              资料二:「惠格党人知道旧的制度无法再延续,遂希望建立另一套尽可能与旧法相似的制度。他们制订法案,只在为贵族和乡绅阶级,赢得另一个强大新兴阶级的支持,作为自己的奥援。」
              根据资料内容和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份资料评论的「改革法案」,其主要内容为何?
              2.资料二「另一个强大新兴阶级」,所指为何?
            • 8.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试用所学知识来说明这一观点。
              (3)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什么?简述英国民主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
              (4)综上所有材料,你如何看待中西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本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腐败和低致问题突出。表现在:多数官吏无薪酬义务工作,无法保持长久的积极主动性;贪污、玩忽职守屡见不鲜。多数地方机构缺少公开性透明度,易被豪门大户操控。一些居民众多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里兹、伯明翰等,仍由治安官和教区等旧式机构治理,管理松弛,问题较多。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犯罪率上升,等等,逐渐引起人道主义者、功利主义思想家和其他民间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批评。土地贵族……在议会内外,抨击工业资阶级的贪恋和因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罪恶现象,呼吁实行地方管理制度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也打出了地方改革的旗帜。1832年议会改革成为英国改革时代到来的标志,地方改革很快开始。
                    材料二  1835年9月,美国议会《市镇自治机关法》,宣布取消两百多个陈旧过时的市镇自治团体,设立一百多个有权选葶议会的市镇。规定所有市镇自治机构的人员--市长、市府参事、市议会议员等--均由投票选出。其中市府参事由市议会选出,任期6年;市议会议员由地方所有居住满3年的纳税者选举产生,任期3年。镇议会必须定期公布账目和年度预算,市政收入必须用于当地居民,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必要法规。法令还废除了市法官和法院的职权,将其权力转交治安法官和郡法院,实现了地方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的分离。
                    材料三  1985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5年地方政府令》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均由当地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地方选举权授予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罪犯、精神病患者除外。选民每年登记,名单公布,力求高度的精确性。地方议会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重新选举全部地方议员。
                     材料四  英国很多选民在媒体和民调中,屡屡指责和嘲笑田家高层政客官员,他们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可度常在三到四成之间徘徊;而对地方官员的肯定性评价,多在七成之上。
              (1)概述19世纪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英国地方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实效。
              (3)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重要成就?
            • 10. 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世界民主政治从不完善到臻于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
              --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
              (1)阅读材料一,作者认为现代民主继承了古希腊民主的哪两条原则?
              材料二  有两种方式可让人们信任政府作出的承诺,其一是当权者确确实实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其二是自身服从于一整套规则的约束,这些规则不给违背承诺留存任何余地。
              --道格拉斯•诺斯《宪法与承诺》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是怎样使政府“服从于一整套规则”的?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4)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善治”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