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妥协”一词在中国近代政治语境中常以贬义的形式出现,意为无原则地让步、退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被看作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淌过深水区和激流区。
                 要求: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至少以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材料二
              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物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2)分析材料二中“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三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和图2二者的相同点和最根本的不同点。
            • 3. 从历届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内政的演变。
              材料一 

              纽约市法官罗伯特•利文斯顿领读誓词,华盛顿摩下的两名老将军以及他的密友肃立两旁。华盛顿把手放在《圣经》上,郑重地重复说:“我庄严宣誓,我将忠诚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责,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卫美国宪法。愿上帝保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华盛顿总统理解的政府职责主要是什么?这一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美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

              我相信在普通法和宪法中各州构成的联邦是永恒存在的。在所有国家政府的基本法中如果没有明确指出这种永恒性,那也暗含着这一点。可以断定,没有一个合法政府为它的基本法规定了终结的期限。不断地执行我们国家宪法明文规定的条款,联邦将会永远存续,这不可能终结,除非是超越宪法本身的某些行为。……最高执政官所拥有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他们从未指定他去确立分裂各州的条款。如果他们要做抉择,他们能够自己去这样做,但与执政官没有什么干系。他的职责是管理他执掌的政府,把政府毫无损害地传递到他的继任者。……在你们的手里,我的同胞,不是在我的手里,握有内战的抉择权。政府不会袭扰你们。你们不会受到攻击,除非你们自己挑衅。你们没有向天发誓去毁坏政府,而我要做一个最严肃的承诺,要去“维持、保卫和支撑它。”
              --摘自《1861年3月4日林肯就职演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林肯1861年发表就职演说的历史背景。回答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后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

              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我相信,在目前危急时刻,大家会再次给予同样的支持。……
              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只要我信行之以智慧和勇气,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这可以部分由政府直接征募完成,就象对待临战的紧要关头一样,但同时,在有了人手的情况下,我们还急需能刺激并重组巨大自然资源的工程。
              --摘自《1933年罗斯福首任就职演说》
              (3)从材料三中提炼出的信息是什么?罗斯福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 4. 社会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英国形成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国内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20世纪初期形成重重危机。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成了“权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求新平衡)。
              --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英国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 5. 体制不仅需要借鉴,更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1)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民主是“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3)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内阁在19世纪中叶时,是秉承议会旨意管理国家的“执行委员会”,但到70年代以后,它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议会的立法权在很大程度上为内阁所控制,因为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下院的真正工作无非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根据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通规程》,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要由政府参加。据统计,从1887年到1897年,政府参加的时间平均达到议会全部时间的84.5%,因此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美国)1870年的一项国会法案,授权总统使用军队以保证《宪法15条修正案》的实施,这就扩大了总统的军事权。进入20世纪后,权力向总统手中集中的趋势愈益加强,最终出现了“强有力的总统统治”的现象。
              --摘编自刘祚昌 王觉非主编 《世界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制定了《联邦行政程序法》,德国、西班牙、荷兰、日本等也相继制定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的兴起导致了控权机制的变迁,对行政权的约束从传统的事后司法审查,转变为对行政行为的事前、事中控制。
              美国国会在罗斯福连任四届之后提出了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丹麦在1953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引入国会监察使制度,监督军队和行政系统。……一方面,通过立法将一部分行政权力交由介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社会组织行使。另一方面,让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如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或提交书面资料、书面意见,或通过书面或口头辩论等方式参与行政立法和行政决策;通过陈述、申辩、取得行政咨询和听证等形式参与实施各种具体行政行为。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半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行政
              权力方面有何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一些西方国家是如何限制行政权力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目前我国政府进行行政权力改革的看法。
            • 7.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为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在世界广泛传播。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人类发展进程的唯一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1)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欧洲发生的明显变化。面对欧洲的崛起,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为了实现“以权力约束权力”,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材料三: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支柱,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标志及为代议制民主作出的贡献。
              材料四:
              伴随着“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他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五: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试比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
              材料六:
              新中国建国60年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途径,改革开放30年我国实现了“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中的“大突破、大跨越”各指什么?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8. 法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个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隹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简述其具体表现。
              材料二《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并负其责任”。“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得依法律宣布戒严。”不过这些都须国务员副署。
              --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
              (2)据村料一、二,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787年宪法和l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异同。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  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概括指出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美英史实加以说明。
            • 9. 古今中外的宫殿都见证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2)冬宫见证了俄国历史的转折,也见证了世界历史的转折。这两个“转折”分别指什么?你怎样认识前苏联的解体?
              材料三

              (3)白宫一直是美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官邸,入主白宫的主人都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你怎样理解美国总统的权力“属于全体美国人”?
            • 10. 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殿(图一)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皇帝登极,颁发重要诏书,以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布新进士黄榜,都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当皇帝升座时,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充满了肃穆的气氛。

              材料二  古希腊人也创造了一种建筑模式。雅典人经常集会的普克尼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支撑着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图二).这种形状保证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能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材料三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图三),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图四).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材料四  坐落于美国纽约哈德逊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图五)始建于1876年,是法国第三共和国政府送给美国作为独立战争100周年的礼物。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7.4”字样。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送给我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波的人们,一齐送给我,我玷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两处古代建筑的不同象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英国下议院“长方形的结构”凸显出怎样的政治内涵?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法、美两国宪政制度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    点,并分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