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
                 材料一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借鉴美国联邦宪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材料三的观点,说明这一借鉴为什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以“民主”为核心的“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如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摘编自于语和《<法经>与<十二铜表法>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王位继承)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
              --(英)《王位继承法》(1701年)
                  材料三  美国宪法修正案摘录
              名称内容摘录通过时间
              第一条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1791年12月
              第十五条修正案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1870年2月
              第十九条修正案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1920年8月
              第二十六条修正案年满18岁或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1971年7月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四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摘编自《宪法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完善》
              (1)材料一中的“他们”属于哪一社会阶层?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行的意义。
              (2)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位继承法》在英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民主的发展趋势。
              (4)材料四所述内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材料三、四,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你对中美两国修宪的认识。
            • 3.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自由的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也是制度的创新、尝试和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二  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先后任命数十位首相后表示,这些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政治观点不同。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只要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她都会授予组阁权。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  回望中国……这个被黑格尔称为“一切例外的例外”的国家。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制度模式上照搬他国一共两次。一次是模仿西方建立宪政共和……二是……建立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这两次均以失败告终。而唯独中国决定走自己的道路实行改革开发,才创造出了今天的经济奇迹和北京模式。这一点在2008年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和弥足珍贵。
              --《2008年:西方民主一元化阶段的终结》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促使中国“在制度模式上照搬他国一共两次”的国内外因素。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的历史感悟。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已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呜,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首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试以近代英国政体的变革为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的有何差异 ?
              (3)综合材料一、二, 概述“阳光革命”和 “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 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切真正的民主制之下,行政职位并不是一种便宜,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凡是需要专门才能的地方,例如军事职务,就应该由选举来充任;而抽签则适宜于只需要有健全的理智、公正与廉洁就够了的地方,例如审判职务。……国家的扩大给予了公共权威的受托者更多的诱惑和滥用权力的办法;所以越是政府应该有力量来约束人民,则主权者这方面也就越应该有力量来约束政府。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如何理解“行政职位并不是一种便宜“的说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体制建立的积极意义。
            • 6. 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律,全书30卷460条,分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等七律,具体内容如下
              结构主要内容备注
              名例律刑名和法例的简称,为以下吏、户、礼、兵、刑、工六律的总纲,共 1卷47条,包括五刑、十恶、八议、自首、并合论罪等。《大明律》 把谋反、谋大 逆、 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不睦、不义、内乱定为“十恶”,凡犯“十恶”之条者皆从重治罪,并且遇赦不赦。
              吏律有关官吏公务的法规,分《职制》与《公式》两卷共33条。《职制》是关于官吏职司的规定,《公式》是官吏应遵循的办事规程。
              户律共7卷95条,规定户役、田宅、婚姻、仓库、课程(犯私盐、私茶、私矾及匿税)、钱债(债务、据别人寄存财物为己有、非法取得遗失物品)、市廛(市场管理)等。
              礼律关于违反礼制的刑罚规定。分《祭祀》、《仪制》两卷,共
              26条。
              兵律有关兵事的条款,共5卷75条。
              刑律关于各篇以外的刑事犯罪的处罚以及诉讼、捕亡、断狱原则及制度的规定。共11卷171条。
              工律有关工程方面的条款,分《营造》与《河防》两卷,共13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明律》的主要特点,并据此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
              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
              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力。
              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
              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
              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民主政治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相比,在形式上与地域上有何创新之处?概括指出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方式,并指出其确立的主要意义。
                  材料三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3)材料三中约翰•奈斯比特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成果简要说明作者的观点。
            • 7. 国家形式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社会有三种好的国家形式和三种不好的国家形式,它们一一对应的是:君主制和暴君制,贵族制和寡头制,共和制和暴民的统治。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问题:
              (1)事实上,17-18世纪的欧美国家在“国家形式”上有重大突破。以英、美为例,分别指出这种突破是什么,并各自通过什么政治文件得以确立?
              (2)英、美“国家形式”的重大突破有何积极意义?
              (3)相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述的形式,17-18世纪的欧美国家在“国家形式”上的创新体现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 8. 材料一按照美国宪法,国会是立法机构,享有立法权,合众国的一切重大活动都必须 经国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许可。……总统则是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与外国签订 条约和行政协定,任命大使和驻外使节;对内是政府首脑,有权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一切领域的政策,同时也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联邦法院拥有司法权,联 邦法院和州法院负责审理在美国发生的一切案件。联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任何 个人和部门必须执行。一般说来,美国政府中不存在职权模糊的问題,宪法对立法、行政、司 法三权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运作中,美国的分权制街呈现出交错重叠的特征。
                  材料二英国是议会制的故乡,现代议会政治是以分权原則为基础的,英国的议会政治 制度同样也体现权力分立的原则。但是,由于发展途径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英国 虽然也有三种不同的权力机构,但政治结构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明确的三权分立特征。--以上材料均摘自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体现了近代西方思想家的哪些主张?这一思想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美两国实践的不同。
            • 10.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百科全书》认为,“没有哪一位总统的施政纲领能比新政对国内局势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材料三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一文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图所示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历史上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出现的两次大的制度创新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政治架构所体现的主要特点。并对这一政治架构进行简要评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