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起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的侧重点则是“恩惠于民”。

              ——《南阳日报》

              材料二 突破与创新
              在民主政制中,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交付给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异。在他看来,民主制可以使人人平等,人们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联系与区别

              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不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从根本上是正相对立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家往往在强调“民本”的同时,又强调“君主”。因此,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者同时也是君主主义者。

                       ——俞可平《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至于民主共和之新政体,以理论言之,与我先民以往政治理论及政制精神靡(无,没有)不合。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原因。

              (2)材料二在“民”的认识上有何突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宾诺莎的思想在18世纪晚期的美国是如何体现的?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其中民本和民主思潮的“实质性的区别”,选择材料三中的任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 2.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1)材料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9分)

            • 3.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行(   )
              A.民主主义
              B.平等思想
              C.共和主义
              D.三权分立学说
            •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们    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而还以此为安全!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材料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就会造成绝对的腐蚀。”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会造福一方,反之则会贻害无穷。所以对于权力要设置一定的限制,为它戴上枷锁时刻控制着它,而不能让它被随意的行使。权力的泛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权力控制底下的人的苦难、挣扎,最终会造成反抗,而权力的主导者最终也会被迫走下属于他们的神坛。因而对于权力的制约有相当大的必要蛀。对于权力的控制方面民主和法治是我们最熟悉的,除了这两个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权力的分立理论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为依据对材料观点加以说明。(9分,选取—个国家即可)

            • 5. 国家形式关涉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用,即政府权力的配置与运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材料二 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起来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引者注:法国在大革命期间曾实施过短暂的分权),我们丝毫不必感到惊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他才能突然间崛起,而且比以往更加坚固。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材料三 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好像一个蜂窝一样,全窝内的觅食、采花、看门等任务,都要所有的蜜蜂分别担任。……凡事务有全国一支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重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1)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美国的“立体分权”的内容,并说明其创新之处。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在法国重建和更加坚固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概括 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形式的设计。根据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本质区别。

            • 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但是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在这方面,如同其他各方面一样,防御规定必须与攻击的危险相称。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对政府的主要控制;但是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
              用相反和敌对的关心来补足较好动机的缺陷,这个政策可以从人类公私事务的整个制度中探究。我们看到这一政策特别表现在一切下属权力的分配中,那里的一成不变的目的是按这样的方式来划分和安排某些公职的,以便彼此有所牵制。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概括联邦党人关于建立政府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党人上述主张在美国的实践意义。(9分)

            • 7.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湖南省宪法》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省宪运动中联邦法律的典范,是近代湖南民主化实践,追求宪政的显著成就。
              第5条: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
              第39条规定:省长有谋叛、贿赂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时,得以议员总额四分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省长被弹劾时,须即退职,退职后,由检察厅提起公诉。
              第43条规定:对各选举区撤消其不信任的省议员资格有二种方法。一、由原选举区公民百分之一以上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二、由原选举区内之县议会、市议会、乡议会议员总额过半数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
              第47条规定:省长由省议会选出四人,交由全省公民总投票决选,以得票最多数者为当选。
              第55条规定:省长统率全省军队,管理全省军政。并规定省得设一万人以内之常备部队。
              第56条规定:省长发布命令和其它政务文书也须经省务院全体副署才能发生效力;
              第90条规定:省设高等审判厅为一省之最高审判机关,对于本省之民事、刑事、行政及其他一切诉讼之判决为最终之判决。
              (1)根据材料,概括《湖南省宪法》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湖南省宪法》颁布的因素。(6分)

              46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真正……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
                                                     ——(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二  我们在1960年诉诸武装斗争,建立战斗组织——“民族之矛”,纯属自卫行动。过去那些要求我们进行武装斗争的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希望尽快出现利于谈判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就可以刀枪入库了。……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为这个理想而活着,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南非)曼德拉的出狱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丁•路德•金与曼德拉领导民权运动时在目标、方式方面的主要不同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民权运动领袖坚持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共同原因。(5分)

              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的代号统计表(部分)

              代号名称

              时间

              内容

              白色方案

              1939年

              德国进攻波兰的行动  

              海狮计划

              1940年

              德国在英国实施登陆的计划

              1940年

              英军从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

              丘必特计划

              1941年

              盟军在挪威北部的作战计划

              1942年

              德军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突围行动

              北极光计划

              1942年

              德军进攻列宁格勒计划

              食人者计划

              1943年

              同盟国制定的攻占缅甸的作战计划

               鲜花行动

              1944年

              同盟国军队在法国登陆行动

              霸王行动

              1944年

              (1)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在表格中①②③④处填上适当内容。(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巴巴罗萨计划”的结果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7分)

            • 8.

              (25分)材料一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

              材料三  1734年,他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他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7分)


              (3)材料三中的他为什么会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又为什么会盛赞中国的“孔子时代”?(10分)

            • 9.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8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

              请回答:

              (1)从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

            • 10.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回答: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4分)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5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