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 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的革命”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
              C.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统一
            • 2. 罗伯斯庇尔在一次关于死刑是极不公正的演讲中说:“社会和政府过度使用暴力只能助长个人使用暴力的风气,从而可能会更加促使人们去犯罪。因此刑罚中任何过分的严厉都是社会的犯罪行为。”由此可见罗伯斯庇尔强调的是(  )
              A.反对政府使用暴力
              B.人道主义对待罪犯
              C.民主法制管理国家
              D.刑罚不能过分严厉
            • 3. “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我们现在如此熟悉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即使是奴役中的平等也行。一切妨碍他们理想目标的东西都应该被消灭。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私人权利,只存在公众利益。”与“他们”的政治倾向最为接近的是法国大革时期的(  )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
              D.热月党人
            • 4. 1821年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的首领宣称“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以前,世界各民族了解的情况很少,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很好。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据此,法国革命的影响是(  )
              A.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
              B.人民不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
              C.民族民主意识的兴起
              D.统治人民更困难了
            • 5.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
              A.苛政轻的地方爆发革命
              B.改革一开始就导致革命发生
              C.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D.法律制度的改变导致革命
            • 6. 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
              A.征税问题
              B.宗教问题
              C.名族问题
              D.战争问题
            • 7. 分析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基本情况统计表。
              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
              人口比例0.5%1.5%98%
              土地比例10%25%65%
              税收比例00100%
              由此可以看出(  )
              A.第三等级人数众多享有较多的投票权
              B.土地的分配比例有助于抑制土地兼并
              C.前两个等级不负担税收也不承担义i
              D.第三等级迫切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现状
            • 8.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漫画家审时度势,推出了一系列漫画作品。“法国人来了”(图)的作品中,作者展现给大家的是法国人占领英国国会后将会发生的状况:国会议员都会被“钳口”;国会被法国人掌控,变成名存实亡的傀儡政权,法国人的形象是块头大、力气足、面目可憎。对此漫画评述正确的是(  )
              A.揭示了法国革命后政治局面的稳定
              B.呼吁英国国民支持法国的政治革命
              C.赞扬了法国革命加速了传统的崩塌
              D.表达了作家对法国革命前景的担忧
            • 9. 宋教仁曾言道:“窃以为世界有永远纪念之日三:一为美之(1776年)七月四号;一为法之(1789年)七月十四号;一即我中华民国之十月十号是也。”其用意在于(  )
              A.抨击专制皇权
              B.推行总统共和
              C.宣传民族独立
              D.实现民主自由
            • 10. 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