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  )
              A.马丁•路德
              B.俾斯麦
              C.加尔文
              D.歌德
            • 2. 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的是(  )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 3. 下列德国历史地图的变化体现了(  )
              A.国家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B.法德关系由对抗仇视到和解合作
              C.政体由专制到立宪再到共和
              D.国际格局由冷战对峙到多极鼎立
            • 4.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 5. “战争虽然为波拿巴宣战,但波拿巴是掉进了俾斯麦的圈套,俾斯麦想要战争,并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场战争是(  )
              A.法兰西第一帝国占领的意志的拿破仑战争
              B.俾斯麦设计排除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C.普鲁士王国力图实现统一德国的普法战争
              D.德意志第二帝国妄图称霸的一战
            • 6.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这一主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  )
              A.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B.保留了大量封建主义残余
              C.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国家主权受到英法俄威胁
            •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  )
              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
              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
              D.德挑战法国霸主地位
            • 8. 1871年,新德意志帝国国王威廉一世积极推行“世界政策”,寻找德国“一个太阳下的位置”。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德意志帝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残余
              C.威廉一世家族是狂热的军国主义鼓吹者
              D.《德意志宪法》中赋予了皇帝战争权力
            • 9.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
              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 10. 在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但1888年继位的威廉二世却迫使俾斯麦在1890年辞职。这表明德国(  )
              A.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
              B.已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C.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D.政党间存在相互制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