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老兵的“自白”
                     二战后,当被问及“希特勒作恶到如此程度,你们这一代人为什么就不抵抗呢?”时,当时的德国老兵回答:“为什么抵抗?因为失去自由?因为建立了集中营?还是因为政府和犹太人过不去?都不会的。你看,直至‘二战’,德国的传统里还没有出现过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老百姓判断政府优劣的标准是纯物质的,去追求法国式的自由精神?对不起,德国更相信强人。希特勒从上台到发动战争,一共准备了6年。在这段时间里,德国的经济大翻身,‘一战’失去的主权被一个一个地夺回来了…….何况德国历来就有爱打架的传统。”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
              回答:
              (1)法国式的“自由精神”基本内容有哪些?简述这些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用具体史实佐证“德国历来就有爱打架的传统。”
              (3)老兵从什么角度分析了他们这一代人纵容“希特勒作恶”的?怎样看待其史料价值?
            • 2. 国歌中的历史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歌词是19世纪德国诗人奥古斯特所创作:“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遍及世界,却永远保持他们古老而高贵的名声;激励我们从事高尚的事业,即便要用去我们的一生。……统一、主权和自由,为了德意志祖国;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象兄弟那样团结起来,献出我们的双手和真心。”
              材料二:1912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三: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1)德国国歌中“高尚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为何“即便要用去我们的一生”也在所不辞?他们又是怎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
              (3)材料三中《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72年,西门子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
              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电力,成为中国发电行业的先驱。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
              1903年西门子为青岛啤酒厂提供一台电机,这台电机几乎没有出现过故障,直到1995年新设备投产后才光荣退休。
              1912年,西门子在云南省的云南湖畔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1921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市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采矿工程。
              从1949年到70年代初的时间里,西门子对中国的出口额低得可怜,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医疗器械。西门子同香港贸易公司--捷成洋行开展合作,由捷成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西门子的产品。
              1979年,西门子向宝山钢铁厂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
              1984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这条输电线可以将1200兆瓦的电力从位于长江中游的葛洲坝水电站输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
              2001年1月,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德国财团获得了一份订单,建设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市区的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高速磁悬浮铁路。
              2002年,西门子将世界先进的双源炫速CT引入中国,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呵护。
              2004年3月,西门子获得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总价为2800万欧元的单个项目合同,包括PLC控制和人机界面、AFE驱动装置、主电机及相关传感器。
              2008年,西门子将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助力上海高桥第三发电厂,大幅度提高燃煤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燃煤行业竖起“中国标杆”。
              2010年,西门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提供配电、照明、楼宇及安防等方面的节能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科技,用心诠释“绿色世博”。
              --摘自《140年•西门子携手中国》《南风窗》2012年第19期
              (1)根据材料归纳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主要阶段特征,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特点。
              (3)结合近现代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联系的相关史实,谈谈应该如何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往?
            • 4. 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总有可循之规律、可解之因果。请在下表中填入适当的文字。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在今天,科学革命在先,然后导致技术革命,最后出现产业革命。--钱学森《九十年代科技发展与中国现代》材料二:欧洲部分国家工业化水平(以英国1900年水平为100)
              年代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意大利
              186060-7516-300-50-50-50-5
              191391-11546-6076-9031-4516-3016-30
              --(美)唐纳德•卡根《西方的遗产》材料三:1870年后,工业化的德国从欧洲崛起成为欧洲经济与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到1914年,全世界的电力有关的产业有一半来自德国,德国钢产量几乎是英国钢产量的两倍。德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工业的核心地区。……一些国家衰落和一些国家强大,这些因素都成为世界不稳定的根源。--摘自(英)理查德•奥弗里《泰晤士世界历史》等(1)概括材料一中钱学森的主要观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与1860年相比,1913年欧洲部分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4年间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