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832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议会改革法案》,该法案(  )

              ①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②使各郡的富裕农民和城镇有产者取得了选举权

              ③重新确定下院席位,对选区设置、选举名额进行重新调整分配

              ④在平等选举、财产资格限制等方面仍带有保守色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 有历史学家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议会内阁制,以及由两个政党竞争执政的两党制,成为以后出现的民主国家普遍效法的基本政治制度。可是从真正的民主意义来考察,当时的英国还不能称为民主国家。”这么说的依据是当时英国
              A.人民的选举权受到严格限制
              B.国王依然有强大的政治权力
              C.内阁向议会负责,缺乏实权
              D.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美国之所以有异于其他共和政体者,其最可使恃之处,乃在于代议制的原则……古代政治制度与美国政府的真正区别,在于美国政府中完全排除作为集体身份存在的人民,而并不在于古代政治制度中完全排除人民的某些代表。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四 尽管议会至上,责任内阁制在英国具有持久、强大的影响力,然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是不容忽视的。政党制度带来了政府的中心地位,导致的一个持续危险是传统的议会对行政的控制被科弱,而政府对议会的控制则加强。议案由政府部门控制,由党魁操纵议会通过的立法方式可能危害到法律的公正性。执政党控制的议会对政府的监督也显得软弱无力,民主可能受到伤害。

              ——藏廉·韦德《行政法》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美国民主制度的进步之处。

              (2)据材料三,概述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中议会在国家政治权利体系中地位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 4. (15分)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影子内阁”与真实内阁面对和研究同样的问题与事项,有针对性地对执政党的政策提出建议或批评。英国两党制下,“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不能为反对而反对,反对执政党的政策时必须提出可替代性的方案。因为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  

              ——摘编自周淑真《从比较的视角看中西政党制度》

              (1)根据材料,概述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子内阁”的作用。(9分)

            • 5. 欧美各国实现普选权的作用是(    )

              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②有利于保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支持。”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②美国总统及其内阁要对国会负责;

              ③英国内阁成员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 

              ④英国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 7.

              “英国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当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该项改革的意义包括

              ①令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②让民主主体扩大至普通公民

              ③以和平方式削弱贵族保守势力         ④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影子内阁”与真实内阁面对和研究同样的问题与事项,有针对性地对执政党的政策提出建议或批评。英国两党制下,“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不能为反对而反对,反对执政党的政策时必须提出可替代性的方案。因为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

                                                                                                                                                      ——摘编自周淑真《从比较的视角看中西政党制度》

              材料三 ……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子内阁”作用。

              (3)如何理解材料三“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

            • 9.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 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早在1930年,英国政府组织的一个针对钢铁工业的调查委员会就得出结论说:“金属熔炼和煤炭炼焦工业十分落后了,它们已不符合当前的要求。”1938年英国高炉的平均炼铁量不仅少于美国和德国,而且少于比利时和卢森堡。……由此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英国钢铁工业的国有化势在必行。

              工党政府知道,虽然它在下院拥有多数席位,但任何关于钢铁国有化的法案都将为保守党控制的上院否决。工党决定改革1911年的议会法,把上院拖延通过法案的权力由两年减为一年。1949年,工党政府通过了20世纪的第二个《议会法》,将上院的延置权改为一年。这样,英国权力重心完全地转到了下院。……

              历史上英国的上院作为贵族院,显然缺少民主因素。20世纪以来,工党一直反对上院继续存在下去。在1935年的竞选纲领中,工党曾经提出了取消上院的要求,但1945年的竞选纲领中没有提到这一点。

              ——[苏]莱昂尼多夫:《论英国的钢铁国有化》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英国钢铁工业国有化改革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党推进钢铁国有化改革的措施,并简述其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