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罗伯斯庇尔说:“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这一主张(  )
              A.体现了司法制衡民主的理念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
              C.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
              D.蕴含了坚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
            • 2.

              有学者认为:“在法国革命的范围内存在着一场就其起源和进程、危机和结局而言都是独立的农民革命。”而又有学者说在法国大革命中“极端保守的农民形象和作为革命力量的较为现代化的农民形象是同时并存的”。这说明()

              A.欧美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
              B.法国大革命中保守的农民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
              C.农民在推动法国政治现代化中亦表现了保守性
              D.农民群体从革命者回归为抗拒变迁的保守势力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实行了、分别地实现了、做到了伟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所创始的事情。也正是由于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之为“双元革命”。并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位于法国和英国的火山口同时爆发,并且各具特色,这既不是偶然,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而言,它最引人注目的后果就是几个西方政权(特别是英国)建立了对全球的统治,这是史无前例的事件。在西方的商人、蒸汽机和坚船利炮面前,以及在西方的思想面前,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和帝国都投降了、崩溃了。

              ——《大国崛起(七十七)·(双元革命:为法国在近现代强盛奠基的大革命)》

              材料二  1911年的革命推翻了清朝,但是多种意义上看,对于中国文明的更为重要的转折发生在1905年。那一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即使是慈禧太后最为顽固的谋臣们也不能不看出,中国的困境已经不能再科举所考察的儒家学术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了。事实上,科举考试的废除标志着中国维持了近2500年的一个文明模式的废弃。

              ——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双元革命”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以清朝为例,谈谈你对“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和帝国都投降了、崩溃了”的理解。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近代文明所起的推动作用。

            • 4. “公民”、“平等”、“博爱”、“左翼”、“右翼”等这一系列新的词汇最早出现于法国
              A.等级君主制时期
              B.波旁王朝时期
              C.大革命时期
              D.巴黎公社时期
            • 5. 22、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 6. 伯克1790年发表《法国革命论》,他说:“在法国革命中,抽象的表面上的平等以及对旧制度的彻底摧毁,将不会产生一个和平、安宁、有保障的新秩序,而只会造成流血、战争、暴政以及对人权的篡夺”材料表明伯克(   )
              A.主张改良旧秩序
              B.旧制度保障人权
              C.指责法国大革命
              D.革命目的是平等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核心思想?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2)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

              (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或指引下,欧洲分别发生了哪两场重大的改革或革命运动 ?

            • 8. 21、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
              B.1791年宪法首次规定建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C.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共和政体才最终确立
              D.“宪法试验场”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
            • 9.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村公有土地。拿破仑上台后,又颁布《民法典》,使在大革命中“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然而有人认为,正是这些举措造成了19世纪法国工业的落后。据此分析,19世纪法国工业落后的重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广泛存在,封建残余浓厚
              B.消费品增加较快,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C.工业发展缺乏大批的自由劳动力
              D.生活过于安逸,缺乏殖民扩张的动力
            • 10.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追溯于旧秩序下贵族为主的社会结构…一旧制度统治的半封建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这种为法律所认可的社会不平等使法国的阶级矛盾处于紧张状态。”由此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以贵族为革命的唯一对象
              B.破坏了近代法治精神
              C.缺乏革命所需的经济基础
              D.追求社会平等的实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