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 2.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

              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相符的是

              ①“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③“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⑤“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 4.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 5.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一脉相承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西方的技术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倡西学、兴民权
            • 6.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 “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上述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C.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D.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 7.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 8.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介绍了某国的政治制度:每逢国有大事,由“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然后再“转告乡绅房”,最后由“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据此判断,该国

              A.推行君主专制
              B.确立民主共和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9.

              魏源认为“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这说明他

              A.主张革故鼎新
              B.提倡师夷长技
              C.强调中体西用
              D.否定礼乐制度
            • 10.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材料中“臣”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行君主专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行民主共和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