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

              [     ]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l9世纪后期
              D、20世纪初期
            • 2.
              表一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 3.
              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     ]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进程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 4.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     ]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美)彭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l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据(差)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兵,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边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那女则可,谓见(见:见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梵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凡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于此同事,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雨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怒在丧其元;我令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禁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出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决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紫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种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相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     ]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 9. 对下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 10. 【题文】(2008年广东文基,31)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
            B.伦敦
            C.威尼斯
            D.巴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