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秋•益阳期末)如图是1900年出现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他们痛打的结果是“弱者”(  )
              A.迅速灭亡
              B.当即被肢解瓜分
              C.知耻而后勇,并迅速发展壮大
              D.成为木偶,任人摆布
            • 2. 仔细观察如图,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战争
            • 3. 1900年6月,北京政府向英美等i“一国同时宣战。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闭民及宣战的诏书扣押。两广总督李鸿章覆电北京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后,湖广总督张之洞提议:一旦北京不保,公举李鸿章任中国大总统以主持大局。材料说明(  )
              A.张之洞主张推行总统制
              B.李鸿章支持反淸斗争
              C.晚清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D.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 4. 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地步了。”《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马士这一论述的条款是:
              [     ]

              A.赔款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B.允许各国在京使馆及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驻兵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D.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组织
            • 5. 清朝进士李希圣曾记录:“……自联军之入城也,时掠取财物,而德兵尤横,……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1901年的中秋佳节,中国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词汇(  )
              A.甲午军魂、北洋水师、邓世昌
              B.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款
              C.三元里、反割台、八国联军
              D.九一八、攘外必先安内、长征
            • 7.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8.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 9.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割占香港
            • 10. 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千年变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1)近代中华民族“遭遇的极大困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19世纪中华民族两次反思的实践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